diff options
author | Karl Berry <karl@freefriends.org> | 2007-01-05 19:55:16 +0000 |
---|---|---|
committer | Karl Berry <karl@freefriends.org> | 2007-01-05 19:55:16 +0000 |
commit | 94210314bd202675f87cdd03d97a48880d76c598 (patch) | |
tree | 18076d294ff5baf86aa5d9ca16a71c7ca62098ca /Master/texmf-doc | |
parent | 0b061df11312c52f071eda62bb67589808d56dfb (diff) |
chinese documentation translation, due to Jjgod Jiang <gzjjgod@gmail.com>
git-svn-id: svn://tug.org/texlive/trunk@3165 c570f23f-e606-0410-a88d-b1316a301751
Diffstat (limited to 'Master/texmf-doc')
-rw-r--r-- | Master/texmf-doc/doc/chinese/texlive-zh-cn/live.pdf | bin | 0 -> 566336 bytes | |||
-rw-r--r-- | 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Makefile | 8 | ||||
-rw-r--r-- | 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README-live.ZH-CN | 37 | ||||
-rw-r--r-- | 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live.tex | 2766 | ||||
-rw-r--r-- | 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tex-live.sty | 454 | ||||
-rw-r--r-- | 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xcp.py | 150 |
6 files changed, 3415 insertions, 0 deletions
diff --git a/Master/texmf-doc/doc/chinese/texlive-zh-cn/live.pdf b/Master/texmf-doc/doc/chinese/texlive-zh-cn/live.pdf Binary files differ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a6ef394d2e8 --- /dev/null +++ b/Master/texmf-doc/doc/chinese/texlive-zh-cn/live.pdf diff --git a/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Makefile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Makefile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fd4ca4ee60f --- /dev/null +++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Makefile @@ -0,0 +1,8 @@ +live.pdf: live.true.pdf + mv live.true.pdf live.pdf + +live.true.pdf: live.true.tex + xelatex -output-driver="xdvipdfmx -q -E" live.true.tex + +live.true.tex: live.tex + python xcp.py live.tex > live.true.tex diff --git a/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README-live.ZH-CN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README-live.ZH-CN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d8fcc64f94f --- /dev/null +++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README-live.ZH-CN @@ -0,0 +1,37 @@ +TeX Live Guide Translation (Simplified Chinese) +=============================================== + +To compile live.tex, you need: + +1. Xe(La)TeX (and related packages like fontspec). + +2. Python 2.4 (required by xcp.py, a preprocess +script for tuning Chinese support in XeTeX). + +3. xcp.py (already included). + +4. At least one CJK font (with Simpified Chinese +glyphs), preferably two, one for normal text, +another for emphasized text. To change the font, +open tex-live.sty (line 21): + +\newfontinstance\zhfont[BoldFont=Adobe Heiti Std, + ItalicFont=Adobe Heiti Std]{Adobe Song Std} + +Replace "Adobe Heiti Std" and "Adobe Song Std" to +some OpenType/TrueType fonts you already installed. + +5. Type make (yep, you need GNU make or other make +variants). + +6. To make sure cross reference are generated, +try running make 3 times or more. + +7. Some temporary files named "live.true.*" will be +generated, you can ignore or remove them safely. + +8. If you hav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 gzjjgod at gmail dot com + +jjgod, 2007/01/03. + diff --git a/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live.tex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live.tex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12f20c6c1f8 --- /dev/null +++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live.tex @@ -0,0 +1,2766 @@ +% $Id$ +% TeX Live documentation. Originally written by Sebastian Rahtz and +% Michel Goossens, now maintained by Karl Berry and others. +% Translated by Jjgod Jiang <gzjjgod@gmail.com>, +% Jinsong Zhao <jinsong.zhao@gmail.com>, +% Yule Wang <yulewang@gmail.com> +% Public domain. +% +\documentclass{article} +\let\tldocenglish=1 % for live4ht.cfg + +\usepackage{tex-live, indentfirst} + +\begin{document} + +\title{% + {\huge \textit{\protect\TL{} 指南}\\\strut} + {\LARGE \textsf{\TK{} 2006}} +} + +\author{Karl Berry 编写 \\[3mm] + \url{http://tug.org/texlive/} + } + +\date{2006 年 12 月} + +\maketitle + +\begin{multicols}{2} +\tableofcontents +\listoftables +\end{multicols} + +\section{简介} +\label{sec:intro} + +本文档描述 \TL{} 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性,\TL{} 是 \TeX{} 及其相关程序在 +\acro{GNU}/Linux 及其他类 Unix 系统、\MacOSX\ 和 (32 位) Windows +系统下的一套发行版。(注意:在旧的 Mac OS 或 \acro{MS-DOS} 系统下,\TL{} +恐怕不太有用。) + +\TL{} 包括了 \TeX{}, \LaTeXe{}, \ConTeXt, \MF, \MP, \BibTeX{} +等许多可执行程序;种类繁多的宏包、字体和文档,并支持世界上许多不同的语言。 +它是 \TK{} 这套比它更为庞大的集合的一部分 (在第 \pageref{sec:struct-tl} +页的第 \ref{sec:struct-tl} 节对 \TK{} 有简短的介绍)。这两套发行版都是由 +\TeX\ 用户组织协作完成的。 + +如果你希望找到这里提供的软件包的更新版本,请查阅 \acro{CTAN}: +\url{http://www.ctan.org}。 + +文档末尾的第 \ref{sec:history} 节 (第 \pageref{sec:history} 页) +介绍了这一版 \TL{} 的重要改变。 + +\subsection{\protect\TL{} 的基本使用} +\label{sec:basic} + +你可以通过下列三种方式来使用 \TL{}: + +\begin{enumerate} + +\item 直接从 \pkgname{live} \DVD\ 上运行 \TL{} +(参阅第 \ref{sec:multiple-dist} 节,第 \pageref{sec:multiple-dist} 页)。 +这种情况几乎不花费任何磁盘空间,就能让 \TL{} 的所有内容立即供你支配。当然,执行的效率 +会比从本地磁盘上运行要低一些,不过这种方式仍然是很有用的。 + +\item 从 \DVD\ 或者 \pkgname{inst} \acro{CD} 上把 \TL{} 部分或完整地 +安装到本地磁盘。这是 \TL\ 最常见的使用方式了。最小的安装大概需要 100 MB, +完整安装则需要将近 1.3 GB。 + +\item 将 \TL{} 中的某个或某些软件包单独安装到你现有的 \TeX{} 系统中,不管这个系统 +是以前安装的 \TL{} 还是别的什么发行版。 + +\end{enumerate} + +\noindent 上述内容都在针对各个操作系统的安装章节里有详细的介绍,不过下面的导引也许能 +帮助你以最快的速度使用起来: + +\begin{itemize*} + +\item Unix 和 \MacOSX{} 系统使用的主安装脚本是 \texttt{install-tl.sh}。 + +\item 安装独立软件包使用的脚本是 \texttt{install-pkg.sh}。 + +\item Windows 下使用的安装程序是 \texttt{tlpmgui.exe}。这个程序也可以用于 +添加或删除软件包。参考下面的第 \ref{sec:win-install} 节以了解更多信息。 + +\end{itemize*} + + +\subsection{获得帮助} +\label{sec:help} + +\TeX{} 社群是活跃而友好的,几乎所有认真的提问都能得到回答。尽管如此,这种由志愿者 +和业余读者组成的技术支持仍然显得不太正式,所以,在提问前最好做好功课。(如果你更喜欢 +有保障的商业性技术支持,可以放弃 \TL{},改为购买商业 \TeX{} 系统,在 +\url{http://tug.org/interest.html#vendors} 上有一份销售商的列表。) + +按照推荐使用的顺序,我们列出了这样一份资源列表: + +\begin{description} +\item [起步] 如果你刚刚接触 \TeX,\url{http://tug.org/begin.html} +这个网页提供了这个系统的简短介绍。 + +\item [\TeX{} \acro{FAQ}] 这套庞大的 \TeX{} \acro{FAQ} 对各种各样的 +问题 --- 从最基础到最晦涩的 --- 都给予了简明的回答,它包含在 \TL{} 的 +\OnCD{texmf-doc/doc/english/FAQ-en} 目录下,也可以在 +\url{http://www.tex.ac.uk/faq} 网站上找到它。有问题时请先看看这里能否找 +到解答。 + +\item [\TeX{} Catalogue] 如果你在寻找某个特定的宏包、字体、程序等等,\TeX{} +Catalogue 就是该找的地方。这里是所有 \TeX{} 相关内容的一个巨大集合。参见 +\OnCD{texmf-doc/doc/english/catalogue},或者 +\url{http://www.ctan.org/tex-archive/help/Catalogue}. + +\item [\TeX{} 网上资源] \url{http://tug.org/interest.html} 页面上有 +许多和 \TeX{} 相关的链接,包括讨论这个系统方方面面的许多书籍、手册和文章。 + +\item [支持信息的归档] 最重要的两个技术支持论坛是 Usenet 的新闻组 +\url{news:comp.text.tex} 和邮件列表 \email{texhax@tug.org}。它们的内容 +归档中有多年以来的提问和回答供你搜索。你可以分别从 +\url{http://groups.google.com/groups?group=comp.text.tex} 和 +\url{http://tug.org/mail-archives/texhax} 进行查询。当然,一般性的搜索 +方式,比如用 \url{http://google.com} 找找,总没有坏处。 + +\item [提问] 如果你还是找不到答案,就可以通过 Google 或者你的新闻组阅读器在 +\dirname{comp.text.tex} 上提问,或者发送邮件到 \email{texhax@tug.org}。 +不过,在提问之前\emph{请一定}先阅读 \acro{FAQ} 上的这一条: +\url{http://www.tex.ac.uk/cgi-bin/texfaq2html?label=askquestion}, +它能提高你获得回答的可能性。 + +\item [\TL{} 技术支持] 如果你需要报告 bug,或者提出对 \TL{} 的发行、安装或 +文档的建议和意见,可以是用 \email{tex-live@tug.org} 这个邮件列表。不过,如果问题 +是针对 \TL{} 中包含的某个特定程序,那最好还是写信给这个程序的维护者或邮件列表。 + +\end{description} + +另一方面,你也不妨帮助其他有问题的朋友,\dirname{comp.text.tex} 与 +\code{texhax} 都是对所有人开放的,请尽管参与进去,在你能力所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欢迎来 +到 \TeX{} 世界! + +% don't use \TL so the \uppercase in the headline works. Also so +% tex4ht ends up with the right TeX. Likewise the \protect's. +\section{\protect\TeX\protect\ Live 的结构} +\label{sec:struct-tl} + +这个小节描述的是 \TL{} 的结构与内容,以及包含 \TL{} 的 \TK{}。 + +\subsection{多种发行版:\protect\pkgname{live}, + \protect\pkgname{inst}, + \protect\pkgname{protext}} +\label{sec:multiple-dist} + +\acro{CD-ROM} 格式的空间所限,我们不得不将 \TK{} 切分为如下几个发行版: + +\begin{description} + +\item [live] 是在 \acro{DVD} 上的完整系统;因为内容过多,无法放在 \acro{CD} 上。 +这个版本可以直接运行,也可以安装到硬盘中。它还包括 \CTAN{} 仓库的一个快照 +(snapshot)、Windows 下使用的 \pkgname{protext} 发行版和 \MacOSX\ 下使用的 +Mac\TeX\ 发行版,这些内容都和 \TL{} 是相互独立的,同时,它还将其他各种软件包归在 +\texttt{texmf-extra} 目录下。 + +\CTAN{}, \pkgname{protext}, Mac\TeX, 和 \texttt{texmf-extra} 和 \TL{} +的版权规则是不同的,所以在分发或修改这些软件时请小心。 + +\item [inst(allable)] 是一套在 \CD\ 上的可安装的完整系统。为了让它容纳在 \CD\ 中, +程序和宏包都被压缩存储。因此,你必须把它安装在硬盘上才能运行 \TeX,无法直接从 \CD\ +执行 (由此得名)。安装步骤在后续章节有介绍。 + +\item [protext] 是 Windows 下的 \MIKTEX\ 发行版的一个增强版本。\ProTeXt\ 在 +\MIKTEX\ 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工具,简化了安装过程。它是完全独立于 \TL{} 的,有其 +自己的安装步骤,可以在光盘上直接执行,也可以安装到硬盘上。\ProTeXt\ 的主页在 +\url{http://tug.org/protext}。 + +\ProTeXt\ 同时在 \pkgname{live} \DVD\ 的根目录下和其单独的 \CD\ 中提供 (考虑到 +有人可能无法使用 \DVD)。 + +\end{description} + +\noindent 要分辨你正在使用的是哪种发行版,你可以查阅 \TL{} 目录下的 +\texttt{00\var{type}.TL} 文件 (通常排在文件列表的最前面)。这个文件中还包含有 +\TL{} 的发布日期。 + +诚然,每个 \TeX\ 用户组织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究竟发行什么版本。(\acro{TUG} +会给其成员寄去全部三张光盘。) + +\subsection{顶层目录} +\label{sec:tld} + +这里是对 \TL{} 发行版顶层目录的一个简短的列表和描述。注意在 \pkgname{live} +\DVD\ 中,整个 \TL{} 目录结构都存放于 \dirname{texliveYYYY} (YYYY +表示年份) 子目录中,而非光盘的顶层目录下。 + +\smallskip +\begingroup + \renewcommand{\arraystretch}{1.3} % open up interrow spacing +\begin{tabular}{>{\ttfamily}lp{.78\hsize}} +bin & \TeX{} 系统程序,按平台组织。\\ +source & 所有程序的源代码,包括主要的 \Webc{} \TeX{} 和 \MF{} + 发行版。这些内容存放在一个 \cmdname{bzip2} 格式归档压缩包中。\\ +support & 各类辅助性宏包与程序。这些内容\emph{不会}自动安装。包括了各类编辑器和 + \TeX\ 的前端 (外壳) 程序。\\ +texmf & 存放程序、附属文件和文档的目录树。不包括 \TeX\ 格式文件和宏包。 + (在下一小节中称为 \texttt{TEXMFMAIN}。) \\ +texmf-dist & 存放格式文件 (format file) 和宏包的主目录树。 + (在下一小节中称为 \texttt{TEXMFDIST}。) \\ +texmf-doc & 这个目录树用于存放和具体程序、宏包关系不大的纯粹文档,按语言组织。\\ +texmf-var & 用于存放自动生成的文件的目录树。 + (在下一小节中称为 \texttt{TEXMFSYSVAR}。) \\ +xemtex & 这个目录用于提供只在 Windows 下使用的辅助性程序。这类程序在 Unix +系统中多数已经预先提供,或者至少易于自行编译。\\ +\end{tabular} +\endgroup + +\smallskip + +上述目录之外,安装脚本和 (多种语言的) \filename{README} 文件也存放在发行版的 +顶层目录下。 + +尽管 \dirname{texmf-doc} 目录只包含文档,但并非全部的文档都在这个目录下。程序的文档 +(手册,man page, Info 文件等) 在 \dirname{texmf/doc} 目录下,因为这些程序 +本身是属于 \dirname{texmf} 目录的。与之类似,\TeX\ 宏包与格式文件 +的文档放在 \dirname{texmf-dist/doc} 目录。但不管放在哪个地方,你都可以使用 +\cmdname{texdoc} 或 \cmdname{texdoctk} 程序来寻找这些文档。顶层目录下的 +\OnCD{doc.html} 文件中提供的完整的链接也会有所帮助。 + + +\subsection{预定义的 texmf 目录树概览} +\label{sec:texmftrees} + +本小节列出了系统中用于指定 texmf 目录的所有预定义变量及其用途。\texttt{texconfig conf} +命令可以列出这些变量的值,这样你可以很容易找到它们和你所安装到的目录名称的对应关系。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 [TEXMFMAIN] 存储系统核心部件的目录树,包括辅助脚本 (比如 +\verb+web2c/mktexdir+)、pool 文件和其他辅助性文件。 +\item [TEXMFDIST] 存储主要的宏包、字体等等,即一开始就在发行版中包括的而非自己 +后续添加的那些文件。 +\item [TEXMFLOCAL] 系统管理员用来安装供整个系统使用的额外的或更新过的宏包、字体的目录。 +\item [TEXMFHOME] 给用户存放它们自己独立安装的的宏包、字体等等。 +这个变量的展开默认是由 \verb+$HOME+ 决定的,即根据不同的用户选择不同的主目录。 +\item [TEXMFCONFIG] 给 \verb+texconfig+、\verb+updmap+、和 \verb+fmtutil+ +这些 te\TeX\ 实用程序存储修改过的配置文件。默认在 \verb+$HOME+ 目录下。 +\item [TEXMFSYSCONFIG] 给 \verb+texconfig-sys+、\verb+updmap-sys+、和 +\verb+fmtutil-sys+ 等 te\TeX\ 实用程序存储存储修改过的配置文件,这些配置是对全系统 +都有效的,而不止当前用户。 +\item [TEXMFVAR] 这个目录是给 \verb+texconfig+、\verb+updmap+ 和 + \verb+fmtutil+ 存储 (缓存) 格式文件、生成的 map 文件这类运行时数据的。默认是在 + \verb+$HOME+ 目录下。 +\item [TEXMFSYSVAR] 给 \verb+texconfig-sys+、\verb+updmap-sys+ 和 +\verb+fmtutil-sys+ 这三个命令存储、缓存运行时使用的格式文件和生成的 map 文件。 +\end{ttdescription} + +在第 \pageref{sec:texconfig} 页的第 \ref{sec:texconfig} 节有对 +\texttt{texconfig} 等相关实用程序的更多讨论。 + +\subsection{\protect\TeX\ 的扩展版本} +\label{sec:tex-extensions} + +\TL{} 包括下列 \TeX\ 扩展版本: + +\begin{description} + +\item [\eTeX] 为 \TeX\ 增加了一套小而有用的新原语 (primitive)。 +\label{text:etex} (包括宏展开,字符扫描,mark 的分类,额外的调试功能,等等) +以及用于双向排版的 \TeXXeT{} 扩展模式。在默认模式下,\eTeX{} 是与原始的 \TeX\ +100\% 兼容的。参见 \OnCD{texmf-dist/doc/etex/base/etex_man.pdf}。 + +\item [pdf\TeX] 在 \eTeX\ 扩展的基础上构建,在 \dvi{} 输出之外增加对 +\acro{PDF} 输出的支持。参见其文档 \OnCD{texmf/doc/pdftex/manual/} 和 +示例文件 \OnCD{texmf/doc/pdftex/manual/samplepdf/samplepdf.tex}。 +除 plain \TeX\ 外,所有的格式文件都默认使用 pdf\TeX\ 来执行。 + +\item [Xe\TeX] 通过第三方库,增加对 Unicode 输入文本和 OpenType 字体的支持。 +参见 \url{http://scripts.sil.org/xetex}。 + +\item [\OMEGA\ (Omega)] 基于 Unicode (16 位字符集),因而同时支持处理世界上 +几乎所有的语言。它同时还支持所谓的 `\OMEGA{} Translation Processes' (\acro{OTP}), +用于对任意输入进行复杂的变换操作。参见 +\OnCD{texmf-dist/doc/omega/base/doc-1.8.tex} (文档的更新可能不是很及时)。 + +\item [Aleph] 将 \OMEGA\ 与 \eTeX\ 扩展合并到一起得到的。 +在 \OnCD{texmf-dist/doc/aleph/base} 可以找到一些简短的文档。 + +\end{description} + + +\subsection{\protect\TL\ 中其他值得一提的程序} + +这里是在 \TL{} 中其他的一些常用程序: + +\begin{cmddescription} + +\item [bibtex] 参考文献支持。 + +\item [makeindex] 索引支持。 + +\item [dvips] 将 \dvi{} 转换为 \PS{}。 + +\item [xdvi] X Window System 下的 \dvi{} 阅读器。 + +\item [dvilj] HP LaserJet 系列打印机的 \dvi{} 驱动。 + +\item [dv2dt, dt2dv] \dvi{} 和纯文本之间的相互转换。 + +\item [dviconcat, dviselect] 从 \dvi{} 文件中复制和粘贴页面。 + +\item [dvipdfmx] 将 \dvi{} 转换为 \acro{PDF},是 (前面提到过的) +pdf\TeX\ 的一套替换方案。参见 \pkgname{ps4pdf} 和 +\pkgname{pdftricks} 软件包以了解其他的方案。 + +\item [psselect, psnup, \ldots] \PS{} +实用程序。 + +\item [lacheck] \LaTeX{} 语法检查器。 + +\item [texexec] Con\TeX{}t 和 \acro{PDF} 处理工具。 + +\item [tex4ht] \TeX{} 到 \acro{HTML} 的转换器。 + +\end{cmddescription} + + +\section{Unix 系统下的安装} +\label{sec:unix-install} + +正如第 \ref{sec:basic} 节 (\p.\pageref{sec:basic}) +所提到的,\TL{} 有这三种用法: + +\begin{enumerate} +\item 直接从光盘执行。 +\item 安装到硬盘。 +\item 将某个或某些软件包安装到现有的 \TeX{} 安装中。 +\end{enumerate} + +\noindent 以下章节就是针对 Unix 系统介绍每一种用法的详细步骤。 + +\ifSingleColumn \begin{figure}[ht]\noindent \fi +\begin{warningbox} +\textbf{警告:} \TK{} \CD{} 与 \DVD{} 使用 ISO 9660 (High Sierra) +格式,\emph{加上} Rock Ridge (Windows 下是 Joliet) 扩展。 +因此,在 Unix 下为了使用 \TK{} 的全部功能,你的系统必须支持 Rock Ridge +扩展。请查阅你的 \cmdname{mount} 命令的文档以了解如何实现。如果你是在一个 +有多台机器的局域网中使用,可以在支持 Rock Ridge 的那台机器上挂载光盘,这样 +同样可以用于其他所有机器。 + +\leavevmode\quad\quad 现代的操作系统应该都可以毫无问题的使用这些光盘,如果的确 +有什么问题,请告知我们。下面的讨论都是基于你挂载的 \CD{} 可以完全兼容 Rock +Ridge 的情况下进行的。 +\end{warningbox} +\ifSingleColumn\end{figure}\fi + +% +\subsection{从光盘直接运行 \protect\TL{} (Unix 系统下)} + +\def\runlive{% text repeated in windows section +不安装到磁盘而直接在 \pkgname{live} \DVD{} 上使用 \TeX{} 系统是可行的 +(这正是 \TeX\ `Live' 这个名字的来源)。但直接从其他 \CD{} 运行 \TeX{} +是\emph{不}可能的 (参见第 \ref{sec:multiple-dist} +节,\p.\pageref{sec:multiple-dist})。 +} + +\def\startinst{% repeated in other subsections +以启用 Rock Ridge 扩展的方式挂载好 \CD{} 或 \DVD{} 之后,就可以开始使用了。 +具体的命令可能依系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下面的例子在 Linux 下可以正常工作,不过 +设备的名称 (此处是 \filename{/dev/cdrom}) 可能会有区别。(所有我们的例子都使用 +\texttt{>} 作为 shell 提示符;所有用户的输入都有 +\Ucom{\texttt{下划线}}。) +\begin{alltt} +> \Ucom{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end{alltt} + +\noindent 将当前目录更改为挂载点: +\begin{alltt} +> \Ucom{cd /mnt/cdrom} +\end{alltt} + +\noindent \MacOSX\ 系统通常在 \dirname{/Volumes} 目录下列出自动挂载好的光盘。} + +\def\installtlsh{ +执行安装脚本 \filename{install-tl.sh}: +\begin{alltt} +> \Ucom{sh install-tl.sh}\\ +Welcome to TeX Live... +\end{alltt} + +\noindent 在几行欢迎信息和列出主菜单选项之后,安装程序会要求你输入一个命令。此时输入 +对应的字符,按下回车即可,不必输入选项周围的尖括号。命令大小写均可,在示例中我们使用 +的是小写。 +} + +\runlive +\startinst +\installtlsh + +因为要直接从光盘上执行,我们的第一个命令是 \Ucom{d},然后用第二个命令 \Ucom{1} 来设置路径。 +就算是在光盘直接执行,我们仍然需要设置一个在本地磁盘上的目录,用于存放 \TeX{} 系统 +自动生成的文件,例如字体和格式文件,并存放修改过的配置文件,如果你需要修改的话。 + +在本例中,我们使用 \dirname{/opt/texlive2006}。在路径中包含年份是有好处的, +毕竟生成的文件未必是和每年发行的 \TL{} 都兼容的。(如果你能接受默认值 +\dirname{/usr/local/texlive/2006},那也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步。) + +\begin{alltt} +Enter command: \Ucom{d} +Current directories setup: +<1> TEXDIR: /usr/local/texlive/2006 +... +Enter command: \Ucom{1} +New value for TEXDIR [/usr/local/texlive/TeX]: \Ucom{/opt/texlive2006} +... +Enter command: \Ucom{r} +\end{alltt} + +\noindent 返回主菜单后,我们输入第二个命令 \Ucom{r},这也是需要输入的最后一个命令。 +它用于设置直接从光盘执行而不安装到硬盘: +\begin{alltt} +Enter command: \Ucom{r} +Preparing destination directories... +... +Welcome to TeX Live! +> +\end{alltt} + +\noindent 如上所示,现在我们又回到了系统提示符下。 + +下面你需要设置两个环境变量:将 \envname{PATH} 设置为一个平台相关的值 (这样我们 +才能找到要运行的程序),将 \envname{TEXMFSYSVAR} 设置为上面指定的路径值。 +参考表~\ref{tab:archlist} 以决定对应不同机器架构的 \TL{} 系统版本。 + +\def\textruntexconfig{% +主要的安装过程完成,又设置好环境变量之后,最后一步就是执行 \cmdname{texconfig} +或者 \cmdname{texconfig-sys} 来定制你的安装了。在第 \ref{sec:texconfig} +节 (\p.\pageref{sec:texconfig}) 中对此有详细解释。 +} +\textruntexconfig + +\begin{table*}[ht] +\caption[支持的系统架构]{支持的系统架构} +\label{tab:archlist} +\begin{tabular}{>{\ttfamily}ll} +alpha-linux & HP Alpha GNU/Linux \\ +%alphaev5-osf4.0d & HP Alphaev5 OSF \\ +%hppa2.0-hpux10.20 & HP9000 HPUX 10.20 \\ +i386-darwin & Intel x86 \MacOSX \\ +i386-freebsd & Intel x86 FreeBSD \\ +i386-linux & Intel x86 GNU/Linux \\ +%i386-openbsd3.3 & Intel x86 OpenBSD \\ +%i386-solaris2.8 & Intel x86 Solaris \\ +mips-irix & SGI IRIX \\ +powerpc-aix & IBM RS/6000 AIX \\ +powerpc-darwin & PowerPC \MacOSX \\ +sparc-linux & Sun Sparc GNU/Linux \\ +sparc-solaris & Sun Sparc Solaris \\ +win32 & Windows (32-bit) \\ +x86\_64-linux & Intel x86 64-bit GNU/Linux \\ +\hline +\end{tabular} +\end{table*} + +\label{text:path} +环境变量的格式和用于永久设置环境变量的初始化文件是和你使用哪个 shell 有关的。 +如果你使用的是 Bourne 兼容型 shell (比如 \cmdname{sh}、\cmdname{bash}、\cmdname{ksh} +之类),就应该将下面的内容放在你的 \filename{$HOME/.profile} 文件中: +\begin{alltt} +PATH=/mnt/cdrom/bin/\var{archname}:$PATH; export PATH +TEXMFSYSVAR=/opt/texlive2006/texmf-var; export TEXMFSYSVAR +\end{alltt} + +\noindent 而对于 C shell 兼容型的 shell (\cmdname{csh}、\cmdname{tcsh}), +应该将下面的内容放在你的 \filename{$HOME/.cshrc} 文件中: +\begin{alltt} +setenv PATH /mnt/cdrom/bin/\var{archname}:$PATH +setenv TEXMFSYSVAR /opt/texlive2006/texmf-var +\end{alltt} + +\noindent 然后注销当前用户再重新登录,就可以测试你的安装是否成功了 +(参见第 \pageref{sec:test-install} 页的第 \ref{sec:test-install} 节)。 + +\def\textifindoubt{% +如果对上述步骤有何疑问,请咨询你那儿对系统配置熟悉的专家,看他能否帮你解决。比如 +如何挂载 \TL{} 光盘、安装到哪个或哪些目录、修改个人初始化文件的正确方法 +等等,都有可能依系统配置的不同而有区别。 +} +\textifindoubt + + +% +\subsection{将 \protect\TeX\protect\ Live 安装到硬盘} +\label{sec:unix-install-disk} + +将 \TL{} 发行版安装到硬盘上当然是可行的,这也是最典型的一种使用方式。\pkgname{live} +和 \pkgname{inst} 发行版都支持这种方式。(关于不同发行版本的介绍,参见第 +\pageref{sec:multiple-dist} 页的第 \ref{sec:multiple-dist} 节。) + +\startinst +\installtlsh + +表~\ref{tab:main-menu-options} 简略地列出了主菜单提供的所有选项。执行这些选项 +的顺序可以任意,但 \Ucom{i} 必须放在最后。不妨按其列出的顺序来执行。 + +% apparently here.sty [H] doesn't support table*. +\begin{table}[H] +\caption{安装的主要选项} +\label{tab:main-menu-options} +\begin{tabular}{>{\ttfamily}ll} +p & 你正在运行的系统平台 (机器架构)。\\ +b & 需要安装的程序 (二进制文件) 对应机器架构。\\ +s & 基本的安装方案 (最小安装,推荐安装,完整安装,等等)。\\ +c & 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对个别软件集合的安装进行修改。\\ +l & 修改需要支持的语言种类。\\ +d & 安装到的路径。\\ +o & 其他选项。\\ +i & 进行安装。\\ +\hline +\end{tabular} +\end{table} + +下面是每个选项的进一步细节。 + +\textbf{\optname{p} -- 当前平台} 因为安装脚本可以自动探测其执行的平台,通常这个选项 +都不必设置。你可以用这个选项可以更正自动探测的结果。 + +\textbf{\optname{b} -- 二进制文件的架构} 默认情况下,只会安装对应你当前平台的那些二 +进制文件。你可以在这个菜单中选择安装其他平台下的二进制文件 (或者取消安装当前平台的)。这对 +那些在一个网络中多台不同架构机器共享一个 \TeX\ 环境的情况特别有用。请参考第 +\pageref{tab:archlist} 页的表~\ref{tab:archlist} 以了解支持的所有架构。 + +\textbf{\optname{s} -- 基本安装方案} 在这个菜单里你可以通过选择一套安装方案,来对软 +件包集合作整体的选择,默认的方案是 \optname{full},即安装所有东西。不过可以选择 +\optname{basic} 方案来只安装一个最小的系统,或者是 \optname{medium} 这个折中方案。 +这里还有专门针对 Omega 和 \acro{XML} 的集合选择。 + +\textbf{\optname{c} -- 个别软件包集合} 这个菜单里你可以覆盖上述方案中选择安装的软件 +包集合。``集合''是一个比``方案''更细一层的概念 \Dash 集合包含一个或多个软件包,而软件包 +(\TL\ 里最底层的分组) 包含的是具体的 \TeX\ 宏文件、字体族等等。这个菜单里用于选择的字母 +是大小写敏感的。 + +\textbf{\optname{l} -- 语言集合} 这个菜单和 \Ucom{c} 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也是 +覆盖已选方案的默认设置。只不过这里是专为选择语言而设。用于选择的字母命令也是大小写敏感的。 +这里是 \TL\ 支持的语言集合:\footnote{为了让你易于和安装界面对应,我们没有翻译这个列表。} + +% xx really should generate list from texmf/tpm/collection/tex-lang* +% a la install-tl.sh. +\begin{tabbing} +\hspace{.25\linewidth} \= +\hspace{.25\linewidth} \= +\hspace{.25\linewidth} \= +\hspace{.25\linewidth} \kill +(some) African scripts \> +Arabic \> +Armenian \> +Chinese\,Japanese\,Korean \\ +Croatian \> +Cyrillic \> +Czech/Slovak \> +Danish \\ +Dutch \> +Finnish \> +French \> +German \\ +Greek \> +Hebrew \> +Hungarian \> +Indic \\ +Italian \> +Latin \> +Manju \> +Mongolian \\ +Norwegian \> +Polish \> +Portuguese \> +Spanish \\ +Swedish \> +Tibetan \> +\acro{UK} English \> +Vietnamese \\ +\end{tabbing} + +\noindent 语言集合通常包括字体、宏、断字规则 (hyphenation pattern) +和其他辅助性文件。(比如一旦你选择了 \optname{French} 集合,就会安装 +\pkgname{frenchle.sty}。) 同时,安装的语言集合还会影响 +\filename{language.dat} 配置文件,这个文件用于控制载入的断字规则。 + +\textbf{\optname{d} -- 安装路径} 这里有三个路径可以修改: +\label{text:instdir}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 [TEXDIR] 顶层目录,其他所有内容都将被安装到这个目录下。默认值是 +\dirname{/usr/local/texlive/2006},通常会有改动。我们建议在这个目录名中包含年 +份,以区分不同版本的 \TL{}。(不过也许你可以创建类似 +\dirname{/usr/local/texlive} 这样的符号链接,这样一旦新版本发布了, +你也可以方便的更新。) + +在 \MacOSX\ 下,大多数的 \TeX{} 前端软件都在 \dirname{/usr/local/teTeX} 目 +录下寻找 \TeX{} 程序,所以你可能更倾向于把 \TL{} 安装到那里。 + +\item [TEXMFLOCAL] 这个目录树可以给 \TeX{} 系统 (并非指初始安装的系统,而是指 +随着时间推移你自己定制的一套) 放置一些和 \TL{} 版本无关的文件,主要是字体文件。 +默认值是 \dirname{/usr/local/texlive/texmf-local},和具体 \TL{} 版本没有 +关联,因为同时这也是推荐你放置自己的本地宏包和配置的地方。 + +\item [TEXMFSYSVAR] 这个目录树用于给 \cmdname{texconfig-sys} +命令放置版本\emph{相关}的文件。默认值是 \dirname{TEXDIR/texmf-var},通常 +不建议修改。因为还有一个变量是 \envname{TEXMFSYSCONFIG},给 +\cmdname{texconfig} 存放修改过的配置文件。参见第~\ref{sec:texconfig} 节 (第 +\pageref{sec:texconfig} 页)。 + +\end{ttdescription} + +\textbf{\optname{o} -- 其他选项} 在这个菜单里你可以选择下列选项: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 [a] 指定另一个目录来存放生成的字体文件。前面提到,缺省是在 \envname{TEXMFVAR} +目录树下。这个选项对于需要以只读方式挂载主目录树,同时又要在另一个位置 (通常依不同的主机 +而变化) 上存放动态生成的字体的情况比较有用。 + +\item [l] 在其他位置创建程序、man page 和 \acro{GNU} Info 文件的符号链接。例如, +你可能希望 man page 能放在 \dirname{/usr/local/man} 下,而 Info 文件放在 +\dirname{/usr/local/info} 下边。(当然,你需要对这些目录有足够的权限才能在这些目录 +下创建链接。) + +我们不建议你用这个选项来覆盖你的操作系统附带的 \TeX\ 系统。它只是为了在用户已知的目录 +(比如 \dirname{/usr/local/bin}) 中创建链接,而在此前这些目录里是没有任何 \TeX\ +文件的。 + +\item [d] 跳过字体/宏包对应的文档的安装,这能节省不少硬盘空间,也有可能是因为你已经安装 +过了这类文档,为了避免冗余。 + +\item [s] 跳过字体/宏包的源代码树的安装,这在你 (用 \acro{NFS} 之类的方法) 通过网络 +和其他机器共享这个源代码树时会很有用。 + +\end{ttdescription} + +\textbf{i -- 执行安装} 一旦你对当前的配置选项都满意了,就可以输入 \Ucom{i} 来执行 +安装,这一步会把选定的内容从光盘复制到指定位置。 + +% text is similar to above, but no TEXMFSYSVAR, so we have to write out. +安装完成之后,下一步就是将 \dirname{TEXDIR/bin} 目录下的一个依机器架构而定的子目录 +添加到 \envname{PATH} 中,这样新安装的这些程序可以直接使用。表~\ref{tab:archlist} +(第 \pageref{tab:archlist} 页) 列出了所有的架构名称,你也可以看看 \dirname{TEXDIR/bin} +目录下有什么内容再决定。 + +上述步骤的具体命令、要使用的初始化文件,和你使用的 shell 环境有关。如果你使用的是 +Bourne 兼容型 shell (\cmdname{sh}, \cmdname{bash}, \cmdname{ksh},等等), +可以将下面的内容放置到 \filename{$HOME/.profile} 文件中: + +\begin{alltt} +PATH=/usr/local/texlive/2006/bin/\var{archname}:$PATH; export PATH +\end{alltt} + +\noindent 对于 C shell 兼容类 shell (\cmdname{csh}、\cmdname{tcsh}), +在 \filename{$HOME/.cshrc} 文件中增加下面的内容: +\begin{alltt} +setenv PATH /usr/local/texlive/2006/bin/\var{archname}:$PATH +\end{alltt} + +\textruntexconfig + +下面是一个注释了的小例子,其中只使用默认的目录,只安装针对当前系统的二进制文件。 +因此只需要用 \Ucom{i} 安装即可。和前边一样,\texttt{>} 表示 shell 提示符。 + +\begin{alltt} +> \Ucom{sh install-tl.sh} +\Ucom{i} # 执行安装 +> \Ucom{texconfig} ... # 参阅第 \ref{sec:texconfig} 节 +# 设置新的 PATH 变量,以 Linux 为例: +> \Ucom{PATH=/usr/local/texlive/2006/bin/i386-linux:$PATH; export PATH} +\end{alltt} + +\textifindoubt + + +\subsubsection{非交互式安装} +\label{sec:noninteractive-install} + +你可以使用环境变量来设置默认目录,从而实现在非交互环境下的安装。例如: +\begin{alltt} +> \Ucom{TEXLIVE_INSTALL_PREFIX=/opt/texlive} +> \Ucom{export TEXLIVE_INSTALL_PREFIX} +> \Ucom{echo i | sh install-tl.sh} +\end{alltt} + +这里用 \envname{TEXLIVE\_INSTALL\_PREFIX} 环境变量覆盖了默认的 +\dirname{/usr/local/texlive} 目录,而其他选项不变。所以 \TL{} 在上述情况下会被 +安装到 \dirname{/opt/texlive/2006}。 + +和其他 Unix 下的程序一样,最后的 \Ucom{echo i} 可以替换为任何其他能够直接输入的 +命令序列,因此这些命令也可以通过脚本方式来组合。 + +下面是所有可以设置的变量: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 [TEXLIVE\_INSTALL\_PREFIX] + 覆盖 \dirname{/usr/local/texlive}。 +\item [TEXLIVE\_INSTALL\_TEXDIR] + 覆盖 \dirname{$TEXLIVE_INSTALL_PREFIX}/2006。 +\item [TEXLIVE\_INSTALL\_TEXMFLOCAL] + 覆盖 \dirname{$TEXLIVE_INSTALL_PREFIX/texmf-var}。 +\item [TEXLIVE\_INSTALL\_TEXMFSYSVAR] + 覆盖 \dirname{$TEXLIVE_INSTALL_TEXDIR/texmf-var}。 +\item [TEXLIVE\_INSTALL\_TEXMFHOME] + 覆盖 \dirname{$HOME/texmf}。 +\end{ttdescription} + +也许我们更应该使用标准 \acro{GNU} 风格的 \filename{configure} +脚本来设置参数,而不是通过环境变量。欢迎志愿者帮我们改进! + +% +\subsection{将单独的软件包安装到硬盘} + +你可以将单独的软件包或集合从当前发行版安装到现有的非 \TL{} 安装中,或者安装到 +以前的 \TL{} 版本里。 + +\startinst + +执行 \filename{install-pkg.sh} 安装脚本 (而不是用于完整安装的 +\filename{install-tl.sh}): +\begin{alltt} +> \Ucom{sh install-pkg.sh \var{options}} +\end{alltt} + +下面这几个选项控制载入的内容: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 [-{}-package=\var{pkgname}] 需要安装的独立软件包。 + +\item [-{}-collection=\var{colname}] 需要安装的独立的软件集合。 + +\item [-{}-nodoc] 在执行操作时忽略文档文件。 + +\item [-{}-nosrc] 在执行操作时忽略源代码文件。 + +\item [-{}-cddir=\var{dir}] 读入的来源目录,默认是当前目录。如果你是按照 +上述步骤进行的,这个目录就是发行版的目录,不需要修改。 + +\item [-{}-listdir=\var{dir}] 用于读入软件包信息的 `list' 目录,这个目录 +在 \var{cddir} 下。只在你希望修改 \TL{} 的时候才要设置这个选项。 + +\end{ttdescription} + +而实际的操作是由下列选项设置的,如果这些选项都没有指定,缺省的操作是安装选定的 +文件。目的 (destination) 目录树是用 \cmdname{kpsewhich} 展开 \envname{\$TEXMFMAIN} +变量得到的。你可以设置 \envname{TEXMFMAIN} 或 \envname{TEXMF} 环境变量来覆盖 +这个路径。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 [-{}-listonly] 仅列出需要安装的文件,而不执行实际的安装。 + +\item [-{}-archive=\var{tarfile}] 不将文件安装到 \TeX{} 系统中,而改为 +创建一个 \cmdname{tar} 归档文件。 + +\end{ttdescription} + +其他选项: + +\begin{ttdescription} + +\item [-{}-config] 安装后,执行 \code{texconfig init}。 + +\item [-{}-nohash] 安装后,不执行用于重新构建文件名数据库的 \cmdname{mktexlsr} +命令。 + +\item [-{}-verbose] 打印更多脚本执行过程中的信息。 + +\end{ttdescription} + +下面是一些使用的实例: + +\begin{enumerate} + +\item 列出而不安装 \pkgname{fancyhdr} 宏包中的文件: + +\begin{alltt} +\ifSingleColumn> \Ucom{sh install-pkg.sh --package=fancyhdr --listonly} +\else> \Ucom{sh install-pkg.sh --package=fancyhdr \bs} +> \Ucom{--listonly} +\fi{} +texmf/doc/latex/fancyhdr/README +texmf/doc/latex/fancyhdr/fancyhdr.pdf +... +\end{alltt} + +\item 安装 \LaTeX{} 宏包 \pkgname{natbib}: +\begin{alltt} +> \Ucom{sh install-pkg.sh --package=natbib} +\end{alltt} + +\item 安装 \LaTeX{} 宏包 \pkgname{alg},但不安装它的源文件和文档: +\begin{alltt} +\ifSingleColumn> \Ucom{sh install-pkg.sh --package=alg --nosrc --nodoc} +\else> \Ucom{sh install-pkg.sh -{}-package=alg \bs} +> \Ucom{-{}-nosrc -{}-nodoc} +\fi\end{alltt} + +\item 安装所有额外 plain \TeX\ 宏文件的集合: +\begin{alltt} +> \Ucom{sh install-pkg.sh --collection=tex-plainextra} +\end{alltt} + +\item 将所有 \pkgname{pstricks} 宏包的内容打包到 \path|/tmp| 目录下的 +\cmdname{tar} 文件里: +\begin{alltt} +\ifSingleColumn> \Ucom{sh install-pkg.sh --package=pstricks --archive=/tmp/pstricks.tar} +\else +> \Ucom{sh install-pkg.sh -{}-package=pstricks \bs} +> \Ucom{-{}-archive=/tmp/pstricks.tar} +\fi\end{alltt} + +\end{enumerate} + +\textifindoubt + + +% +\section{安装后的步骤} +\label{sec:postinstall} + +在主要的安装完成之后,剩余的步骤就是根据个人需要来配置 \TeX{} 系统,使之 +符合你的需要,并执行一些基本的测试。 + +另一类安装后的工作是获得 \TL{} 中并不包含的的宏包、字体和程序。一般只需要将此类 +附加文件安装到 \envname{TEXMFLOCAL} 目录树 (对于硬盘安装) 下,或者 +\envname{TEXMFSYSVAR} 目录树 (对于光盘执行) 下。参见第 \pageref{text:instdir} +页的``安装路径''选项。 + +不幸的是,针对不同软件的具体安装细节可能有巨大的差别,因而我们无法在此详述。这里 +有一些到相关叙述的外部链接: +\begin{itemize*} +\item +\url{http://www.tex.ac.uk/cgi-bin/texfaq2html?label=instpackages} +\item +\url{http://www.ctan.org/installationadvice} +\item +\url{http://www.ctan.org/tex-archive/info/beginlatex/html/chapter5.html#pkginst} +\item +\url{http://www.ctan.org/tex-archive/info/Type1fonts} 专门针对字体的安装信息。 +\end{itemize*} + + +\subsection{\protect\cmdname{texconfig} 程序的使用} +\label{sec:texconfig} + +你可以,也应该在安装后使用 \cmdname{texconfig} 命令来配置这套系统,使之符合 +你的需要。这个命令和其他程序一样,安装在依架构变化的 \texttt{TEXDIR/bin/\var{arch}} +子目录下。 + +如果你以不带参数的形式执行,它会进入全屏模式,允许你用交互的方式查看并修改选项。 + +你也可以带上各种命令行选项执行。下面是最常见的几个: + +\begin{ttdescription} + +\item [texconfig paper letter] 将不同的程序或 driver (\cmdname{pdftex}、 +\cmdname{dvips}、\cmdname{dvipdfm}、\cmdname{xdvi}) 默认的纸张大小设置为 +\acro{US} letter。其他可选的大小有缺省的 \optname{a4} 等。 + +\item [texconfig rehash] 在添加或删除文件后更新所有 \TeX{} 的``文件名数据库''。 + +\item [texconfig faq] 显示 \teTeX{} \acro{FAQ}。(参见 +\OnCD{texmf-doc/doc/english/FAQ-en} 上的主 \TeX{} \acro{FAQ}。) + +\item [texconfig help] 输出 \cmdname{texconfig} 的帮助信息。 + +\end{ttdescription} + +当然 \cmdname{texconfig} 只能修改 \TeX{} 系统里大量选项和参数中的一部分。对 +基本 \Webc{} 程序通用的主配置文件是 \filename{texmf.cnf},你可以使用 +\samp{kpsewhich texmf.cnf} 找到它的位置,这个文件里的注释说明了缺省的设置和 +可选的参数。 + +\cmdname{texconfig} 修改的是当前用户目录 (\dirname{$HOME/.texlive2006}) +下的配置。如果你安装的 \TeX\ 只给自己一个人用,那这么做没什么不妥。不过如果 \TeX\ +是安装在一个多用户的系统里,你可能希望更改整个系统的配置,这样的话运行的应该是 +\cmdname{texconfig-sys} 而非 \cmdname{texconfig}。 + +与之类似,\cmdname{updmap} 和 \cmdname{fmtutil} 脚本也已改变为只修改 +\dirname{$HOME/.texliveYYYY} 目录下的配置。请使用 \cmdname{updmap-sys} +和 \cmdname{fmtutil-sys} 来调整系统目录下的配置。 + +尤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texttt{fmtutil-sys --missing} 命令是很有用的 --- +预先在系统路径下生成好所有标准的格式,否则每个用户都得在自己的目录下生成相同的格式文 +件了,麻烦而且浪费空间。 + +此外,如果你自己修改过 \filename{fmtutil.cnf} 或 \filename{updmap.cfg} 而 +不用系统安装时附带的版本,那这些文件应该存放在 \envname{TEXMFSYSCONFIG} 变量对 +应的那个目录树中。 + +第 \ref{sec:texmftrees} 节 (\p.\pageref{sec:texmftrees}) 的环境变量里列 +出了所有这些命令可以更改的目录。你可以执行 \texttt{texconfig conf} 来查看当前 +配置的实际路径,也可以通过编辑 \filename{texmf.cnf} 文件来修改它们。 + +\subsection{测试安装是否成功} +\label{sec:test-install} + +在完成你所需要的 \TL{} 安装之后,自然你会希望试试看它是否正常工作,好让你在以后能够 +创建优美的文档和字体。 + +这个小节给出了一些测试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的基本步骤。我们这里使用的是 Unix 命令,在 +\MacOSX{} 和 Windows 下你更可能是使用图形界面运行这些测试的,不过其原理并无不同。 + +\begin{enumerate} + +\item 首先确认你可以执行 \cmdname{tex} 程序: +\begin{alltt} +> \Ucom{tex -{}-version} +TeX 3.141592 (Web2C 7.5.5) +kpathsea version 3.5.5 +... +\end{alltt} +如果返回的结果是 `command not found' 而非版本和版权信息,很有可能是因为 +你没有把正确的 \dirname{bin} 子目录添加到 \envname{PATH} 中。参见第 +\pageref{text:path} 页关于设置环境变量的说明。 + +\item 处理一个基本的 \LaTeX{} 文件: +\begin{alltt} +> \Ucom{latex sample2e.tex} +This is pdfeTeXk, Version 3.141592... +... +Output written on sample2e.dvi (3 pages, 7496 bytes). +Transcript written on sample2e.log. +\end{alltt} +如果无法找到 \filename{sample2e.tex} 或其他什么文件,很可能是因为旧的环境变量 +或配置文件影响了判断。你可以让 \TeX{} 报告具体搜索的路径,以便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参见第 +\pageref{Debugging} 页的``调试操作''一节以了解更多信息。 + +\item 即时预览结果: +\begin{alltt} +> \Ucom{xdvi sample2e.dvi} +\end{alltt} +(Windows 下类似的命令叫 \cmdname{windvi}。) 你应该可以看到在新窗口中出现了一篇 +介绍 \LaTeX{} 基础的有趣文档。(如果你刚接触 \TeX\ 系统,还是值得一读的。) \cmdname{xdvi} +需要运行在 X 窗口系统下才能工作,如果不在运行或 \envname{DISPLAY} 环境变量设置 +错误,都会得到 \samp{Can't open display} 这句错误信息。 + +\item 创建用于打印或显示的 \PS{} 文件: +\begin{alltt} +> \Ucom{dvips sample2e.dvi -o sample2e.ps} +\end{alltt} + +\item 创建 \acro{PDF} 文件而非 \dvi{},这里采用直接处理 \filename{.tex} +文件输出 \acro{PDF} 的方式: +\begin{alltt} +> \Ucom{pdflatex sample2e.tex} +\end{alltt} + +\item 预览 \acro{PDF} 文件: +\begin{alltt} +> \Ucom{gv sample2e.pdf} +\textrm{或:} +> \Ucom{xpdf sample2e.pdf} +\end{alltt} +不幸的是 \cmdname{gv} 和 \cmdname{xpdf} 现在都不包含在 \TL{} 中,你 +必须单独安装它们。请分别参阅 \url{http://www.gnu.org/software/gv} 和 +\url{http://www.foolabs.com/xpdf}。 + +\item 其他可能对你有用的标准测试文件: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 [small2e.tex] 比 \filename{sample2e} 更为简单的文档,供你在遇到问题 +时尝试减少输入的内容。 +\item [testpage.tex] 测试你的打印机是否带有预设的偏移量。 +\item [nfssfont.tex] 打印一份字体表格 (proofsheet) 以供测试。 +\item [testfont.tex] 用 plain \TeX{} 打印字体表格。 +\item [story.tex] 最经典的 (plain) \TeX{} 测试文件。在执行 +\samp{tex story.tex} 之后,你还要在 \code{*} 提示符下键入 \samp{\bs bye}。 +\end{ttdescription} +你可以用与我们处理 \filename{sample2e.tex} 文件时相同的方式来处理这些文件。 + +\end{enumerate} + +如果你还是个 \TeX{} 新手,或者在编辑 \TeX{} 或 \LaTeX{} 文档时需要帮助, +请访问 \url{http://tug.org/begin.html} 寻找引导性的资源。 + +\section{\MacOSX{} 下的安装} +\label{sec:mac-install} + +\MacOSX\ 下推荐的 \TeX\ 安装方式是使用 2005 年新出现的 Mac\TeX\ 发行版。 +我们在 \pkgname{live} \DVD{} 的 \dirname{mactex/} 目录下提供了。它 +包括一套自带的 \MacOSX\ 风格的安装程序,可用于安装完整的 \TeX\ 系统,这套发行版 +混合了 te\TeX\ 和 \TL{},并增加了不少额外的应用程序和文档。项目的主页在 +\url{http://tug.org/mactex}。 + +如果你愿意的话,在 \MacOSX{} 下同样可以直接从 \TL{} 安装 \TeX{},下面介绍了使用 +\filename{install*} 安装脚本的方法。 + +你必须安装了 \cmdname{bash} shell 才能在 \MacOSX\ 下执行安装脚本。如果你运行 +的是 \MacOSX~10.2 或者以后的版本,那已经符合要求了。但如果用的是更早版本的 \MacOSX{}, +默认的 \cmdname{zsh} shell 是不行的,必须从 Internet 上获取并安装 +\cmdname{bash},或者更该考虑一下升级你的系统。 + +只要装好了 \cmdname{bash},就可以按照上述章节的 Unix 安装文档执行。参见第 +\pageref{sec:unix-install} 页的第 \ref{sec:unix-install} 节。上面必要的地 +方已经加上针对 \MacOSX\ 的说明了。 + +\section{Windows 下的安装} +\label{sec:win-install} + +在 \TL{} 的这个版本里,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发行版重新附带了一个专门针对 Windows +平台的安装程序,称为 \cmdname{tlpmgui.exe}。(对于不同版本发行版的介绍,参见第 +\pageref{sec:multiple-dist} 页的第 \ref{sec:multiple-dist} 节。) + +\cmdname{tlpmgui} 提供和 Unix 安装程序相同的选项,不过是以图形用户界面 +的形式:一样可以选择安装方案、单独的软件集合、安装的目录,等等。第 +\ref{sec:unix-install-disk} 节 (\p.\pageref{sec:unix-install-disk}) +介绍了这些基本概念。\cmdname{tlpmgui} 还支持添加/删除宏包、更新文件名数据库和 +构建格式文件这些安装后的工作。此外,\cmdname{tlpmgui} 也能将系统配置为支持直接 +从 \DVD\ 上运行。 + +喜欢究根问底的人也许有兴趣知道,\cmdname{tlpmgui} 只是一个图形化的前端,其内部引擎 +是命令行程序 \cmdname{tlpm}。 + +\TL{} 中 Windows 下的 \TeX{} 系统中的二进制程序是 \XEmTeX{} 项目新提供的,这个 +项目以前叫做 \fpTeX{} (参见 +\url{http://www.metz.supelec.fr/~popineau/xemtex-1.html})。它还包含了一些 +比较旧 (不过依然可以工作) 的工具,比如 \texttt{dvi} 预览工具 \textsf{Windvi}。 +这个软件和 Unix 下著名的 \textsf{xdvi} 很类似。你可以在 +\OnCD{texmf/doc/html/windvi/windvi.html} 找到它的文档。 + +\TL{} 可以安装在 Windows 98 / \acro{ME} / \acro{NT} / \acro{2K} 或 +\acro{XP} 下。不支持更老的系统,如 Windows (3.1x) 和 \acro{MS-DOS}。 + +\textbf{警告:} Win9.x 的用户必须在安装前确保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存放环境变量。 +\cmdname{tlpmgui.exe} 程序不会自动修改这个大小。由于在安装过程中需要设置一些 +环境变量,你可能会遇到环境变量空间不够的情况。可以把 +\texttt{SHELL=<path>COMMAND.COM /E:4096 /P} 添加到你的 \filename{config.sys} +文件中以增加这个空间的大小。 + +\subsection{将 \protect\TeX\protect\ Live 安装到硬盘} + +将 \TL{} \acro{CD} 插入光盘驱动器后,应该就会自动运行 \cmdname{tlpmgui}。如果没有, +请点击 \guiseq{开始\arw 运行},然后输入 +\verb|<drive letter>:\setup-win32\tplmgui.exe| (如果是使用的是 \TK{} \acro{DVD} +则应该输入 \verb|<drive letter>:\texlive\setup-win32\tplmgui.exe|)。其中 +\verb|<drive letter>| 是 \TL{} \acro{CD} (或 \TK{} \acro{DVD}) +对应的驱动器符号。然后点击确定。 + +一个标题为 \guiseq{TeX Liv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utility} 的安装 +窗口将会出现。它包含下面这几部分:\guiseq{Main customization} +(主要定制)、\guiseq{Install} (安装)、\guiseq{Select a scheme} +(选择安装方案)、\guiseq{Select systems} (选择系统)、\guiseq{Directories} (目录) +和 \guiseq{Options} (选项)。 + +安装程序所在的驱动器 (或目录) 将会出现在 \guiseq{Directories} 里的 \guiseq{CD/DVD} +按钮旁边 (例如 \texttt{F:/} 或 \acro{DVD} 上的 \texttt{F:/texlive/})。如果没有 +出现的话,请点击 \guiseq{CD/DVD} 按钮,选择对应 \TL{} \acro{CD} (或 \TK{} \acro{DVD}) +的那个驱动器。 + +点击 \guiseq{TLroot} 按钮来设置希望安装到的目录。为了后面使用方便,\path|TLroot| +环境变量将被设置为这个目录。在 \guiseq{TEXMFTEMP} 和 \guiseq{TEXMFCNF} 按钮 +旁显示的 \path|TEXMFTEMP| 和 \path|TEXMFCNF| 环境变量会在安装过程中自动调整和设置, +不过你也可以现在手动调整它们,以适合特殊需求。 + +在 \guiseq{Select a scheme} 部分,你应该点击单选按钮来选择安装方案 (比如 +\guiseq{scheme-gust})。每个方案旁都附带一个 \guiseq{Info} 按钮,点击后可以显示 +它的简短说明。 + +``方案''是大量某种特定用途的文件的集合。基本、中等和完整安装都有其对应的方案。还有一些 +则是面向某个具体的 \TeX\ 用户组织的 (比如 GUST 或 GUTenberg 推荐其会员使用的) 或 +专为某些应用设计的 (比如专门给 XML 和 \TeX{} 协作而定制)。通过在 +\guiseq{Main customization} 部分的 \guiseq{Standard collections} +或 \guiseq{Language collections} 里选择其他的集合 (collection),预设的方案 +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点击 \guiseq{Standard collections} 标签旁的 \guiseq{Select} +按钮,\MP{}、Omega 和多种语言的文档这些集合都可以添加进去。 + +\textbf{注意:} \guiseq{Ghostscript}、\guiseq{Perl} 和 \guiseq{Wintools} +都是缺省选定的,除非你已经安装过这些软件,或者明确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否则不应该取消选择, +因为许多重要的工具都依赖它们。这还会使 \verb|PERL5LIB| 和 \verb|GS_LIB| +环境变量得到设置或修改。 + +下一步,在 \guiseq{Main customization} 部分点击标有 \guiseq{Language Collections} +的 \guiseq{Select} 按钮,这将打开 \guiseq{Language collections} 窗口。 +在这个窗口中通过在语言旁边的复选框上打勾来选择安装语言。 + +接下来,点击位于 \guiseq{Install} 部分的 \guiseq{Install} 按钮开始相应的 +安装过程。 + +\TL{} 系统在安装后还需要一些步骤 (格式文件的生成、ls-R 数据库的生成、设置环境变量, +等等)。所有这些操作均在此时完成,而且其中有些过程可能比较耗时,所以请耐心等待,直到你 +看到关于成功完成安装的提示出现。 + +\cmdname{tlpmgui} 的快捷方式将被添加到 \guiseq{开始\arw 程序\arw TeXLive2006} +菜单中。 + +在必要时 (Win9x/WinME),安装程序会要求你重启计算机。 + +\subsection{为 Windows 提供的支持性软件包} +\label{sec:win-xemtex} + +为了完成 \TL\ 的安装,需要补充一些 Windows 系统下通常没有的软件包。许多脚本是使用 Perl +语言写成的。一些重要的工具程序需要 Ghostscript \PS{} 解释器来渲染或转换文件。有时还需要 +一个图形文件工具包。最后,同样重要的是,一个针对 \TeX\ 的编辑器能让你更轻松地输入 \TeX{} +文件。 + +尽管不难找到这些工具的 Windows 版本,但为了节省你的力气,我们在 \TL\ 中包括了这样一些工具: + +\begin{itemize*} +\item GNU \cmdname{Ghostscript} 7.07 +\item 最小化的 \cmdname{Perl} 5.8,但足以运行 \TL{} 下所有的 Perl 脚本 +\item 一系列小程序的集合 win-tools (bzip2、gzip、jpeg2ps 和 tiff2png) +%\item a subset of \cmdname{ImageMagick} 5.5.6 +%\item the \cmdname{ISpell} checker +%\item \cmdname{XEmacs} 21.5.14 with a selection of packages to support +%\TeX{} typesetting. +\end{itemize*} + +这些软件包都是来自 \XEmTeX{} 发行版 (fp\TeX\ 的后续版本) 的。 + +Perl 和 Ghostscript 是缺省就会安装的,不过如果你已经装过了,也可以取消选择。 + +如果你不愿意安装这个套件,也可以自行安装需要的工具以完善你的 \TL{} 系统。下面列出了 +这些软件的来源: + +\begin{description} +\item[Ghostscript] \url{http://www.cs.wisc.edu/~ghost/} +\item[Perl] \url{http://www.activestate.com/} 不过你可能需要从 CPAN + (\url{http://www.cpan.org/}) 获得一些辅助性软件包。 +\item[ImageMagick] \url{http://www.imagemagick.com} +\item[NetPBM] 你还可以用 NetPBM 来替代 ImageMagick 的图形文件处理和转换功能。NetPBM + 的主页在 \url{http://netpbm.sourceforge.net/} +\item[针对 \TeX\ 的编辑器] 有很多选择,通常只是个人偏好问题。下面是一些选项: + \begin{itemize*} + \item \cmdname{GNU Emacs} 在 Windows 下有 native 的版本,参见 + \url{http://www.gnu.org/software/emacs/windows/ntemacs.html} + \item \cmdname{XEmacs} 在 Windows 下有 native 的版本,参见 + \url{http://www.xemacs.org/} + \item \cmdname{WinShell} 可以在 \TL{} 的 \path|support| 目录下找到,参见 + \url{http://www.winshell.de} + \item \cmdname{WinEdt} 是 \url{http://www.winedt.com} 提供的一个共享软件 + \item \cmdname{Vim} 可以在 \TL{} 的 \path|support\vim| 目录下找到,相关网站是 + \url{http://www.vim.org} + \item \cmdname{TeXnicCenter} 是一款自由软件,由 \url{http://www.toolscenter.org} + 提供,在 proTeXt 发行版中也能找到。 + \item \cmdname{LEd} 可以在 \url{http://www.ctan.org/support/LEd} 找到 + \item \cmdname{SciTE} 可以在 \url{http://www.scintilla.org/SciTE.html} 找到 + \end{itemize*} +\end{description} + +你也许想安装其它非自由\footnote{也就是说你不能根据自由软件准则自由修改或重新发布,但 +这并不意味着你不能免费获得它们。}的工具,但 \TL{} 中并没有包括它们,如 +\cmdname{GSView},\cmdname{Ghostscript} 的伴侣,可以用它更方便地阅览 PS/PDF +文件。\cmdname{GSView} 可以从 \url{http://www.cs.wisc.edu/~ghost/gsview/} +或者任何一个 \acro{CTAN} 站点获得。 + +\section{维护 Windows 下的安装} + +如果你已经安装好了 \TL{},就可以再次运行 \cmdname{tlpmgui} 来修改和维护你的 +安装了。 + +\subsection{添加/删除软件包} + +因为 \cmdname{tlpmgui} 的快捷方式位于 \guiseq{开始 \arw 程序 \arw TeXLive2006} +菜单内,从这个地方启动它。一个标题为 \guiseq{TeX Live installation and maintenance +utility} 的窗口将出现。它包括四个选项卡:\guiseq{Add Packages}、\guiseq{Remove +packages}、\guiseq{Manage installation}、\guiseq{Remove installation}。 + +点击标有 \guiseq{Add packages} 或 \guiseq{Remove packages} 的选项卡进入相应的 +功能: + +\begin{itemize} +\item 在第一个选项卡中单击 \guiseq{CD/DVD} 按钮选择正确的 \CD{} 驱动器 (或带有 +\texttt{texlive} 目录的 \DVD)。 +\item 在 \guiseq{Buttons} 部分,点击 \guiseq{Search} 按钮显示要安装或删除的软件 +包列表,或在 \guiseq{Select packages to\dots} 部分刷新它。 + +当安装软件包时,将比较已经安装的和 \CD/\DVD\ 上存在的软件包,列出未安装的那些。然后,根 +据你的喜好来选择需要安装的包。 + +当删除单个软件包时,只显示已安装的软件包的列表。 + +需要注意,对于 \guiseq{Add packages} 和 \guiseq{Remove packages},首先列出 +的是软件集合。 + +\item 通过单击软件包的名称选择它。点击 \guiseq{Buttons} 部分的 \guiseq{Info} 按钮后,位于 +\guiseq{Info about the selected item} 部分的窗口中将显示选定包的简单描述。要选择多 +个软件包,可以在按下鼠标左键的同时按下一个 Ctrl 或 Shift 键,或者在拖动鼠标指针时按下左键。 + +\item 在 \guiseq{Buttons} 部分点击 \guiseq{Install} 或 \guiseq{Remove} 按钮以 +执行相应的操作。 +\end{itemize} + +\subsection{配置和其他管理任务} + +这个功能在 \guiseq{Manage the installation} 标签下提供,如果你希望在安装后添加对某个 +语言的支持,或者添加某个一开始安装时没有选择的格式文件,又或者是要重新生成某个修改过的格式, +它会很有用。 + +你可以执行下列操作: + +\begin{itemize} +\item 刷新 \filename{ls-R} 数据库 +\item 创建格式文件 (所有的或者缺失的) +\item 编辑 \filename{language.dat} +\item 编辑 \filename{fmtutil.cnf} +\item 编辑 \filename{updmap.cfg} +\end{itemize} + +注意:关闭 \guiseq{Edit\dots{}} 窗口后会提示你选择 \guiseq{Cancel} 还是 +\guiseq{Done},如果选择后者,将重新生成格式文件 (如果你编辑的是 +\filename{updmap.cfg},则重新生成字体的 map 文件),然后刷新 \filename{ls-R} +数据库。 + +关于配置过程的更多信息请参见第~\ref{sec:persconf} 节 (\p.\pageref{sec:persconf})。 + +\subsection{卸载 \protect\TL{}} + +标着 \guiseq{Remove the TeX Live installation} 的选项卡打开的窗口,功能 +不值得描述。我们既不知道谁会需要,也不知道它为何存在 \dots :-) + +然而,如果你在 \path|texmf-local| 目录存放了自己添加的东西,删除程序将不会清除 +它,也不会删除该目录下的东西。存放 \cmdname{tlpmgui} 和相关文件的 +\path|setup-win32| 目录也不会被删除。你将不得不手动清除它们。 + +\subsection{将你自己的软件包添加到安装路径中} + +首先,无论你更改了什么,\textbf{别忘了重建 ls-R 数据库}。否则,你的新文件将不 +会被发现。你可以运行 \cmdname{tlpmgui},从 \guiseq{Manage the installation} +标签下选择适当的操作,或者手动运行 \file{mktexlsr} 命令来重建该数据库文件。 + +如果你想添加 \TL{} 发行版没有提供的文件,推荐的存放位置是 \path|$TEXMFLOCAL| +目录。在升级 \TL{} 软件时,这种方式是安全的。 + +最初,\path|$TEXMFLOCAL| 指向的目录是空的。比如你希望增加 Maple 符号计算程序的 +支持文件,你应该将样式文件放在:\\ +\path|c:\TeXLive2006\texmf-local\tex\latex\maple\|\\ 而相应的文档文件放在:\\ +\path|c:\TeXLive2006\texmf-local\doc\latex\maple\| + +\subsection{在命令行环境下执行 \texttt{tlmp.exe}} +作为 \cmdname{tlpmgui} 引擎的 \cmdname{tlpm.exe} 程序有许多有用的选项,可 +以运行下述命令得到其列表: +\begin{verbatim} +tlpm --help +\end{verbatim} + +你可以在 \path|tlpm.readme| 中找到更多的说明和举例。 + +\subsection{网络安装} + +\KPS{} 支持 UNC 名称,所以你能够用它从网络上获取 TEXMF 目录树。但还有更好的办法: +除了 \path|bin/win32| 目录下的文件以外,所有的支持文件 +和配置文件都可以与 \teTeX{} 或 Unix 下的 \TL{} 共享。这意味着,你能够通过使用 +Samba 从一台 NT 服务器挂载到一台 Unix 工作站上或反过来。有数种可能的策略可供选择: +\begin{itemize} + +\item 将所有的东西放在服务器上。仅仅加入你想在 \path|bin| 目录下使用的 OS 或架构特有的文件, +例如 \path|bin/win32| 和 \path|bin/i386-linux|。随后配置你的主要变量。你可以使 +用 UNC 名称指向 Win32 下正确的目录。 + +\item 安装二进制和格式文件的本地复本。在这种情况下,将 \path|$TEXMFMAIN| +指向将被远程接入的主 \path|texmf| 目录树。将 \path|$TEXMFVAR| 指向一个本地 +目录,放置本地配置文件和实时生成的文件。 +\end{itemize} + +\subsection{Windows 版本与其它版本的区别} + +需要指出的是,Windows 版本的 \Webc{} 有一些和其他系统下不同的特性。 + +\begin{description} +\item[\KPS{}] 对于 \TL{} 来说,由 \KPS{} 生成的散列表相对较大。为了减少任何一个启用 \KPS{} + 程序的启动时间,这些散列表被放在了共享内存中。采用这种方式,当链式调用可执行程序时,比如 + \path|tex| 调用 \path|mpost| 调用 + \path|tex|,启动每一个子程序的开销将被减少。用户是看不到这一变化的,除非你将 kpathsea + 的调试标志设为 \path|-1|:你将跟踪对共享内存的调用,这种跟踪可能并非你需要的 + (这种调用是非常频繁的!)。有没有必要通过日志跟踪共享内存访问情况还没有定数,因此, +这种情形在未来可能还会发生变化。 + +\item[\cmdname{kpsecheck}] + 这一命令提供了一些不能很好地被包括到 \cmdname{kpsewhich} 中的选项。它允许你列出 + texmf 目录树中多次出现的文件。这是非常方便的,但有时你也会得到不想得到的结果 + (如大量的 \path|README| 文件)。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文件可能会导致 \KPS{} + 散列机制的内部冲突;幸运的是,\KPS{} 从不寻找这些文件。正因为这一原因,你可以将 + \path|-multiple-occurrences| 与两个其他包括或排除任何文件名的选项结合起来。 +文件名可以用一些模式进行匹配 (你可以指定数个模式)。 + + \cmdname{kpsecheck} 命令也将报告共享内存的状态:使用中或没有使用。了解这一情 +况可能是有用的,因为如果状态显示是 \samp{使用中},意味着一个或多个进程正在工作,此时 +执行任何 \cmdname{mktexlsr} 命令都不会生效,直到正在运行的这些链接了 \KPS{} +的进程都退出为止。 + + 最后,这个命令还能报告它找到的 Ghostscript 的位置。在 Win32 + 下,对于许多其他的程序来说,通过 Ghostscript 的注册表项找到并使用 dll + 比改 \path|PATH| 更为简便,毕竟 \path|PATH| 长度是有限的。 +\item[\Webc{}] 与 Unix 下的 \Webc{} 相比,该引擎支持的选项要多些,而且有个选项行为和 +Unix 下不同: + \begin{itemize} + \item \path|-halt-on-error| 在第一个错误处终止编译。 + \item \path|-job-time| 设定作业时间与参数中给定文件的时间戳一致。 + \item \path|-oem| 在终端输出时使用指定的 DOS 代码页。 + \item \path|-output-directory| 允许将所有的输出文件写到特定的目录下。 + \item \path|-time-statistics| 打印出有关作业运行时间的统计。需要说明的是 Win9x +不能被称为一个真正多任务操作系统,对于较短的时间段,它不能提供可靠的记时器,因此,打印 +出来的数值只是近似值。在 NT/2K/XP 下,作业运行过程中的用户时间和系统时间的结果相当精确。Unix +用户请注意:Windows 下的 \path|time| 命令和 Unix 下的含义完全不同。 + \end{itemize} +\end{description} + +\subsection{个人定制} +\label{sec:persconf} + +\subsubsection{Dvips} + +dvips 的配置文件在:\\ +\verb+C:\TeXLive2006\texmf-var\dvips\config\config.ps+\\ +你可以使用任何编译器将其打开并且更改某些参数: + +\begin{description} +\item [fonts] 如果 \cmdname{dvips} 需要生成 PK 字体,你可以更改默认打印机的 \MF{} + 模式或者分辨率。默认情况下,dvips 使用 Type~1 版本的 CM 字体,因此,它很少用到 + \cmdname{mktexpk}; +\item[printer] 可以告诉 dvips 默认情况下你想在什么地方打印。如果 \optname{o} +选项后没有紧接着打印机名的话,将会生成 \file{.ps},即 \PS{} 文件。你可以以如下方式为 +dvips 设置打印机: +\begin{verbatim} +o lpt1: +% o | lpr -S server -P myprinter +% o \\server\myprinter +\end{verbatim} +\item[paper] 接下来,你可能希望改变纸张的大小,比如从欧洲规格 (A4) 改至美国规格 + (letter),这得把该文件中首个指定的纸张大小设为 + letter。在配置文件里找到下面这段,把它移动到所有以 \code{@} 开头的行之前:\\ +\hspace*{1em} @ letterSize 8.5in 11in\\ +\hspace*{1em} @ letter 8.5in 11in\\ +\hspace*{1em} @+ \%\%BeginPaperSize: Letter\\ +\hspace*{1em} @+ letter\\ +\hspace*{1em} @+ \%\%EndPaperSize +\end{description} + +当前的 \TL{} 发行版已经通过程序为 Dvips 和 Pdftex 提供了正确更新的字体映射文件。这是用 +\cmdname{updmap} 程序在安装后完成的,也有时是在添加字体包后完成。如果你手动添加了新的字体 +包,就应该自行修改 \path|$TEXMFVAR/web2c| 目录下的 \verb+updmap.cfg+ 文件。 + +\subsubsection{PdfTeX} + +如果你用 pdf{}latex 程序来直接输出 \acro{PDF} 文件,同时也想使用 \acro{US} +letter 尺寸的纸张,就该编辑 +\verb+C:\TeXLive2006\texmf-var\tex\generic\config\pdftexconfig.tex+,把 +\samp{\bs pdfpagewidth} 和 \samp{\bs pdfpageheight} 的定义作如下改变: + +\begin{alltt} +\bs{}pdfpagewidth=8.5 true in +\bs{}pdfpageheight=11 true in +\end{alltt} +保存文件,然后退出编辑器。 + +\subsubsection{GSView} +GSView 现在在 Aladdin 许可证下发布,因此 \TL{} 不再包括此程序。 + +如果你想把纸张大小改为 letter,从 \guiseq{开始 \arw 程序}% 原文为 \guiseq{开始} +打开 GSView,选择 \guiseq{Media\arw Letter}即可。 + +另外还可以修改菜单设置来改进屏幕图像的可读 (readable) 性。在 +\guiseq{Media \arw Display Settings} 下,将 \optname{Text Alpha} 和 +\optname{Graphics Alpha} 设为 4~bits。 + +注意,安装程序已经将所有的 \code{.ps} 和 \code{.eps} 文件自动关联到 +\cmdname{GSView} 程序。 + +至于打印的步骤,参见下面的第~\ref{printing} 节。 + +\subsubsection{WinDvi} +\label{sub:windvi} + +\file{tlpmgui.exe} 程序自动将 \file{.dvi} 的文件与 \file{Windvi} +程序关联了起来,不过它没有在桌面上创建这个程序的图标,所以请自己创建一个。 + +点击图标或从命令行启动 \cmdname{windvi}。 + +你可以配置它以适应 letter 大小的纸张,在 \guiseq{View\arw Options\arw Papertype} +处选择 US (8.5\verb+"+ x 11\verb+"+) 即可 (随后点击 \optname{OK},退出 +\cmdname{windvi})。 + +你还能改变其它的参数,比如允许在文档里执行系统命令 (由于安全原因,默认是禁用的)。此外, +第一次打开 .dvi 文件时你可能会发现放大倍数过大,不过可以用 Zoom out 来缩小到合适大小。 + +所有 \cmdname{windvi} 的配置都被存储在 \path|windvi.cnf| +文件中。你可以在命令行提示符下运行这个命令找到它: +\begin{verbatim} +c:\>kpsewhich --expand-var $HOME/windvi.cnf +\end{verbatim} + +一旦你在使用 \cmdname{windvi} 过程中遇到问题,请把这个文件删除,然后使用一个空白的配 +置文件来测试你的问题所在。 + +\subsection{测试} + +对于一般性的测试程序,请参见第~\ref{sec:test-install} 节 +(\p.\pageref{sec:test-install})。这里介绍的只是针对 Windows 的测试。 + +在你的编辑器 (Xemacs, WinShell) 中打开 +\path|C:\TeXLive2006\texmf-dist\tex\latex\base| 下的 +\verb+sample2e.tex+ 文件。屏幕上应该会出现一个 \LaTeX\ 源文件。点击 +\guiseq{Command\arw LaTeX} 菜单 (XEmacs) 或工具栏上的 \LaTeX\ 图标 (WinShell) +可以对其进行编译, 然后点击 \guiseq{Command\arw View DVI} 菜单 (XEmacs) 或 +Preview (Windvi) 图标 (WinShell) 预览生成的 .dvi。 + +在第一次用 Windvi 预览的时候将生成一些字体,因为用于屏幕预览的字体没有安装。一会儿之后就已 +经生成好了大多数你用到的字体。此后你就很少再看到生成字体的窗口了。 + +\textbf{对日后的提示:}如果运行的 \LaTeX\ 因为找不到某一文件而停止了,你可以按 Ctrl-z +退出。 + +\subsection{打印} +\label{printing} + +可以用 Windvi 来直接打印,此时打印工作交给 Windows 统一打印驱动完成,理论上它和 +所有的打印机都兼容。然而,这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它会生成巨大的假脱机 (spool) 文件, +或者某些较早版本的 Windows 对统一驱动的支持不太好。它的优点是你能用到嵌入 BMP 或 WMF +图像的特性。你也必须正确设置打印机参数 (第~\ref{sub:windvi} 节),否则,打印出来的效果 +是缩放后的 (在 300\dpi{} 打印机上以 600\dpi{} 打印会使得一页纸上仅显示四分之一的页面)。 + +如果你使用 \cmdname{dvips} 生成 \filename{.ps} 文件,然后用 \cmdname{GSView} +打印的话,打印过程将会快很多且更加可靠。在 \cmdname{GSview} 中,选择 +\guiseq{File\arw Print\ldots},将出现 \guiseq{Print} 窗口。 + +如果用的是 \PS{} 打印机,\textit{一定要选择 \guiseq{\PS{} +Printer}}。这一过程可以在 \guiseq{Print} 窗口左侧底部的 \guiseq{Print Method} +框中完成。然后就能选择任何一台你已事先安装好的打印机。如果没有选中 \optname{\PS{} Printer} +复选框,是没法打印的。 + +如果你使用你自己的非-\PS{} 打印机,则要在 \guiseq{Print Method} 框中选择 +\guiseq{Ghostscript device},然后,点击标有 \guiseq{djet500} 的按钮,从 +弹出的窗口中选择你的打印机型号。(在更旧版本的 \cmdname{GSView} 中,确定 +\optname{\PS{} Printer} \textit{没有}被选择,然后从 \guiseq{Device} +列表中选择打印机型号。) + +\subsection{Win32 下的使用技巧与窍门} + +\subsubsection{Win32 的不同种类} + +我们所谓的 Win32 其实并非指这个操作系统本身,而是指一系列函数的集合 (微软的 \acro{SDK} +头文件里包括了约 12,000 个这样的函数),你可以使用这些函数为 Windows 家族中的不同操作系 +统编写程序。 + +Windows 有多个版本: +\begin{itemize} +\item Win95、Win98 以及 Win\acro{ME},它们\emph{不是真正的多任务、多线程}环境,只是 + \acro{DOS} 的更新变体。这可以由它们在启动时,PC 装载 + \path|command.com| 解释器得到证明。如果你在这里停止启动过程,你可以查询当前 (\acro{DOS}) + 的版本,它将会回答你类似 \samp{MS-DOS 7.0} 之类的答案 (至少在旧版本的 Win9x 上是这样的)。 +\item Windows \acro{NT},是一套重新编写的操作系统,支持真正的多任务,并包括许多高级的特征。 +\item Windows 2000 基于 \acro{NT},但具有 Win98 所有的引入注意的修饰 (bells and whistles)。 +\item Windows \acro{XP} 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个人版与专业版。这是融合两条不同路径上的产品 (基于 +Win9x 和基于 \acro{NT}) 的最后一步。\acro{XP} 基于 \acro{NT}。 +\end{itemize} + +Win9x 支持并行支持 32 位程序和 16 位程序。但操作系统本身并非完全工作在 32 位模式下, +也不支持内存保护:16 位程序甚至可以覆盖操作系统本身占用的内存!系统的某些部分,如 +\acro{GDI} (图形设备接口) 只能管理当前运行的所有程序中的有限的资源,如位图、字体、画笔等。 +由于位图头结构 (bitmap header) 这样的资源不允许超过 64KB,这样你能明白为什么大量使用 +图形对象时系统会非常吃力了。 + +NT、2K 和 XP 不受这些限制,也不受 Win9x 中其他条件的限制。它们是真正的多任务环境,并且 +具有内存保护机制。与 Win9x 相比,它们响应更快,因为具有更好的内存管理、更好的文件系统等等。 + +\subsubsection{命令行提示符} + +你可能觉得奇怪,``我已经有 Windows 了,为什么还需要命令行提示符呢?'' +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而原因也具有通用的性质:并非所有操作都只用 \acro{GUI} 就能解决。命令行 +给予了你编程的能力\Dash 在命令行解释器足够聪明的情况下。 + +但这个问题可能更加基础:\TeX{} 是一个 \emph{批处理} 工具,而不是一个交互工具。\TeX{} +需要计算每一页的最佳布局,解决交叉引用等。这只能通过全局处理整个文档而达到。它不是一个可 +以通过交互操作而完成的任务。 + +这就是说,你应该以命令行方式来使用 \TeX{}。实际上,这不算是很坏的选择。优势之一是可以 +为复杂的处理写出命令行工具:更容易调试,因为它们与任何 \acro{GUI} 问题都不相关;而且 +\acro{GUI} 工具也可以用来作为命令行工具的界面。这就是为什么你大多时间内会通过 \acro{GUI} +文本编辑器与 \TeX{} 打交道的道理。 + +然而,在很多时假,你可能需要使用命令行提示符。其中的一种情形是你遇到困难,并且希望调试你的 +配置。 + +\begin{description} + \item[Win9x] 你可以通过从\guiseq{开始 \arw 程序} 菜单中选择 \acro{MS-DOS} + 图标或在 \guiseq{开始 \arw 运行} 菜单中输入 \path|command.com| 来打开命令行提示符。 + \item[NT, 2K, XP] 你可以在 \guiseq{开始 \arw 附件} 菜单中选择 \guiseq{命令提示符} + 来打开命令行提示符。也可以选择 \guiseq{开始 \arw 运行},然后输入 \path|cmd.exe|。这是 + \acro{NT} 下全新的命令解释器 (因此,别把它叫做 \emph{DOS} 窗口!)。 +\end{description} + +这里所提到的位置可能因 Windows 版本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 +\subsubsection{路径分隔符} + +尽管 Win32 API 可以正确解释作为路径分隔符的 \path|/| 和 \path|\|,但命令解释器却不 +行!因此,只要在编程用到路径名称时,你可以任意使用这两个分隔符之一,甚至在同一个路径中混 +用。但在命令行中就必须用 \path|\| 作为路径分隔符。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命令处理器使用 +\samp{/} 引入命令的参数。 + +最后,当看到采用 Unix 习惯写成的路径名不必惊讶。\fpTeX{} 是 \Webc{} 的一个移植,其目 +标是跨平台兼容。正因为这个原因,所有的需要指定路径名称的配置文件都采用了 Unix 习惯。 + +\subsubsection{文件系统} +\label{sec:clusters} + +与 \TeX{} 有关最差的 Win9x 的特征是所谓的 FAT 文件系统。\TeX{} 使用了非常多的小文件, +大小在 1--3kB 之间。\acro{FAT} 文件系统相对较老,早于目前我们使用的大容量硬盘十数年。 +因此,它不能有效地管理 \TL{} 下数以万计的 \TeX{} 文件。\acro{FAT} +文件系统在一个巨大的分区中为\emph{任何}一个文件分配至少 32kB 的空间。这表示,\TeX{} +将占用比它实际需要多得多的磁盘空间。 + +其他的、更加现代的文件系统,如 \acro{FAT32} 和 \acro{NTFS} 不存在这些缺陷,它们仅管理 +4kB 的簇。(你在 \acro{NTFS} 系统上还能将这个限制降到 512 字节。) + +\subsubsection{如何将某些路径添加到你的 PATH 中} + +在操作系统中存在一些变量和值,它们的行为与你的程序中的全局变量比较类似。这些变量称为 +环境。任何程序在运行时需要环境的复本进行初始化。它可以请求或改变变量的值。这些改变只 +发生于复本的环境中,因此不会传递给其它正在运行的程序。 + +PATH 是一类特殊的环境变量,用于对你希望运行程序的搜索。Win9x、WinME 和 NT/2K/XP +下修改 PATH 的方法不尽相同。 + +\begin{description} +\item[Windows 95/98] 编辑 \path|autoexec.bat|。在这个文件中,必然有一行以 +\texttt{PATH=} 开头,随后是一系列以 \path|;| +分隔的目录。请把含有可执行文件的目录加到这一行。然后,这一行看上去象这样: +\begin{verbatim} +PATH=c:\windows;c:\windows\system;c:\TeXLive2006\bin\win32 +\end{verbatim} + +\item[Windows ME] 你需要运行一个特殊的命令 \path|c:\windows\system\msconfig.exe| +来改变任何环境变量。在这个程序中,选择 `环境' 选项卡,然后增加或修改你希望的变量。你需要 +重启机器使任何更改的生效。 + +\item[Windows NT/2K/XP] +点击 \guiseq{开始 \arw 设置 \arw 控制面板}。现在,带有控制面板图标的窗口被打开。双击 +系统图标。系统属性窗口被打开。点击 \textsf{高级} 选项卡或者从对话框中寻找标有 +\guiseq{环境变量} 的按钮。现在你可以更改你的用户帐户的环境变量了。注意:那里同时还会显示 +系统的环境设置。通常,你不能更改系统变量,除非你有机器的管理户权限。如果你希望为所有用户更改 +\texttt{PATH},你必须通知系统管理员,或者你自己必须是系统管理员 \Dash 在后一种情况下, +你得明确自己的操作没有错误。 + +如果那里已经有了你的帐户的 \texttt{PATH} 设置,双击 +\texttt{PATH},在\textsf{变量名}区域将出现 \texttt{PATH},而区域的值显示的是以 +\path|;| 分隔的一系列目录表现出的当前设定。将含有可执行文件的目录加进去 +(如 \path|c:\TeXLive2006\bin\win32|)。如果你的用户帐户下不存在这个变量,双击变 +量区域,输入 \texttt{PATH},在\textsf{变量值}区域输入可执行文件所在的目录。注意: +点击\textsf{确定}之前先点击\textsf{应用}按钮,否则对\texttt{PATH}的更改不会应用到 +你的系统中。在更改环境设置时一定要谨慎。 +\end{description} + +确定一个变量 VARIABLE 是否被正确设置的最好方法是打开终端,然后输入: +\begin{verbatim} +set VARIABLE +\end{verbatim} +它应该会返回相应的值。 + +\subsubsection{\TeX{} 引擎} + +如果你已经看过 \Webc{} 的文档,你会发现所有基于 \TeX{} 的不同程序都使用同样的基础 +引擎。例如,\path|tex.exe| 和 \path|latex.exe| 是相同程序的复本,但每个程序根 +据调用名称不同使用了不同的格式文件。 + +在 Unix 下,这种特性是通过 \emph{符号链接} 实现的。 它可以节省一些磁盘空间,因为一 +些引擎使了很多不同的格式文件。 + +但是,Win32 API 不了解文件链接,因此,为了节省几乎相同的内存,所有的 \TeX{} 基础引擎均被放在 +DLL (\emph{动态链接库}) 中。这表示,你将看到类似下面的输出: + +\begin{alltt} +18/09/2005 14:19 3 584 latex.exe +18/09/2005 14:19 3 584 pdfetex.exe +18/09/2005 14:19 524 288 tl90pdfetex.dll +\end{alltt} +这里,\path|latex.exe| 仅仅是 \path|pdfetex.exe| 的一个复本,使用了 +相同的核心文件 \path|tl90pdfetex.dll|。相同的技巧应用于 \path|mktex*.exe| +家族的程序,它们都链接到 \path|mktex.dll|。 + +实际上,一个通用的工具,\path|irun.exe| 可以用来为 Win32 下可执行文件生成与 +Unix 下硬链接对等的文件。 + +\subsection{如果遇到问题} +\label{sec:troubleshooting} + +\subsubsection{如果 \texttt{latex} 没有找到你的文件,该怎么办?} + +\begin{itemize} + +\item \cmdname{kpsewhich} +可以用来调试任何问题。然而 \cmdname{kpsewhich} 向标准错误 (stderr) +输出调试信息,而且旧版的 Windows 终端无法将重定向标准错误信息至某一文件。 +(NT 和 Windows 2000 的终端知道如何做。但这一技巧可以应用到任何终端。) +为了诊断,你可以 (在 \acro{DOS} 对话框下) 临时设定一个环境变量: + +\begin{verbatim} +SET KPATHSEA_DEBUG_OUTPUT=err.log +\end{verbatim} +也可以设定调试的级别: +\begin{verbatim} +SET KPATHSEA_DEBUG=-1 +\end{verbatim} + +如果你希望把 stderr 重定向到 stdout: +\begin{verbatim} +SET KPATHSEA_DEBUG_OUTPUT=con: +\end{verbatim}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在同一个文件中同时截获标准错误与标准输出。 + +\item 假定系统被安装在 \path|c:/TeX|,检查下面的一些值:\\ + {\small + \begin{tabular}{ll} + \path|kpsewhich -expand-path $SELFAUTOPARENT| & \path|c:/TeX| \\ + \path|kpsewhich -expand-path $TEXMF| & \path|c:/TeX/texmf....| \\ + \path|kpsewhich -expand-path $TEXMFCNF| & + \path|.;c:/TeX/texmf-var/web2c;| \\ + \path|kpsewhich -expand-var $TEXINPUTS| & \path|.;c:/TeX/texmf/tex//| + \end{tabular} +} +\item 如果其它 \TeX{} 相关的值已经存在于你的环境变量设置中,请删除它们。它们覆盖了 +texmf.cnf 中相应的变量。 +\item 检查从下面输出的值:\\ +{\small + \begin{tabular}{ll} + \texttt{kpsewhich cmr10.tfm} & \path|c:/TeX/texmf/fonts/tfm/public/cm/cmr10.tfm|\\ + \texttt{kpsewhich latex.fmt}& \path|c:/TeX/texmf/web2c/latex.fmt| + \end{tabular} +} +\item 到此为止,如果所有的输出都是正确的,\TeX{} 及其相关程序都应该可以正常工作了。否则 +你只好以 \path|-debug=n| 选项调用 \path|kpsewhich|,检查所有前面提到的值。试 +着分辩并报告问题。 + +\end{itemize} + +\subsubsection{如果你的安装还是不能如预期般工作,该怎么办?} + +这需要调查以下几个问题: + +\begin{enumerate} +\item \file{tex.exe} 是否在我的 \path|PATH| 中? + +\item \path|TEXMFCNF| 是否正确指向了 \path|c:/TeXLive2006/texmf-var/web2c| (默认值)? + +\item 由 \file{tlmpgui.exe} 生成的记录文件中是否提示错误信息? +\file{tlmpgui.log} 可以在你的 \file{TEMP} 目录下找到。你可以通过搜索 \samp{Error} 字符串 +定位错误信息。提示:记录文件可能会在生成所有格式文件后显示一些错误。不必惊慌:也许一些格式文件没有被 +安装。 + +\item 在 \url{http://tug.org/texlive/} 是否有相关的错误已被修正?(可能性不大, +但不妨去查查) + +\end{enumerate} + +\TL{} 软件包括了数百个程序以及数以万计的文件,所有的这些都有不同的来源。因此,对出现的问题 +预测所有可能的原因是相当困难的。不过我们还是会尽力帮助你的。(参见第~\ref{sec:help} +节,\p.\pageref{sec:help}。) + +% don't use \Webc so the \uppercase in the headline works. +\section{Web2C 用户指南} + +\Webc{} 是一整套 \TeX{} 相关程序的集合:\TeX{} 本身、\MF{}、\MP{}、\BibTeX{}, +等等。它是 \TL{} 的核心。 + +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它的历史:最早它是由 Tomas Rokicki 在 1987 年实现的,他开发了第一套 +将 \TeX{} 系统的代码转换为 C 语言代码的系统,基于的是 Unix 下 change files +的原理,change files 的 +工作是 Howard Trickey 和 Pavel Curtis 完成的。Tim Morgan 后来成为了这套系统的维护 +者,在这期间,软件的名称改为了 Web-to-C\@。在许多其他贡献者的帮助下,1990 年 Karl Berry +接手了这个工作,到 1997 年,他把这项工作交给了 Olaf Weber。 + +\Webc{} 系统可以在 Unix、32 位 Windows 系统、\MacOSX{} 和其他的一些操作系统下运行。 +它使用的是 Knuth 用 \web{} 语言编写的 \TeX{} 和其他基本程序的原始代码,将其转换为 C +源码。核心的 \TeX{} 程序包括: + +\begin{cmddescription} +\item[bibtex] 维护参考文献。 +\item[dmp] 从 \cmdname{troff} 格式转换为 MPX (\MP{} 图片)。 +\item[dvicopy] 展开 \dvi{} 中的虚拟字体 (virtual font) 引用。 +\item[dvitomp] 将 \dvi{} 转换为 MPX (MetaPost 图片)。 +\item[dvitype] 将 \dvi{} 转换为可读文本。 +\item[gftodvi] 生成 Generic 格式字体的 proofsheet。 +\item[gftopk] 将 Generic 格式字体转换为 packed 格式字体。 +\item[gftype] 将 Generic 格式字体转换为可读文本。 +\item[makempx] 排版 \MP{} label。 +\item[mf] 创建字体。 +\item[mft] 以漂亮的方式排版输出 \MF{} 的代码。 +\item[mpost] 创建技术性插图。 +\item[mpto] 展开 \MP{} 的 label。 +\item[newer] 比较文件的修改时间。 +\item[patgen] 创建断字规则文件。 +\item[pktogf] 将 Packed 格式字体转换为 generic 格式字体。 +\item[pktype] 将 PK 格式转换为可读的文本。 +\item[pltotf] 将纯文本的 property list 转换为 TFM 格式。 +\item[pooltype] 显示 \web{} 的 pool 文件。 +\item[tangle] 将 \web{} 转换为 Pascal 代码。 +\item[tex] 排版。 +\item[tftopl] 将 TFM 格式转换为纯文本的 property list 格式。 +\item[vftovp] 将虚拟字体格式转换为 virtual property list 格式。 +\item[vptovf] 将 virtual property list 格式转换为虚拟字体格式。 +\item[weave] 将 \web{} 转换为 \TeX。 +\end{cmddescription} + +\noindent 这些程序的详细功能和调用语法都在其各自软件包的文档中有说明,在 \Webc{} 的文 +档中也有相关介绍。不过,有些规则对所有这些程序都是通用的,了解这些规则有助于你更好的使用 +\Webc{}。 + +所有的程序都接受这些 \acro{GNU} 标准的选项: +\begin{ttdescription} +\item[-{}-help] 显示基本使用说明。 +\item[-{}-verbose] 显示详细的执行过程。 +\item[-{}-version] 显示版本信息,然后退出。 +\end{ttdescription} + +所有的 \Webc{} 程序均使用 \KPS{} 路径搜索库来查找文件,这套库结合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的 +使用来优化大量 \TeX{} 文件的搜索。\Webc{} 可以在多于一套的目录树下执行查找,这可以方 +便维护类似 \TeX{} 标准发行版和本地版本的扩展这样两套目录树。为了优化搜索的速度,每个目 +录树的顶层目录下都有一个 \file{ls-R} 文件,这个文件里包含了所有此目录下文件的名称和对 +应的相对路径。 + +\subsection{Kpathsea 路径搜索} + +我们首先介绍一下 \KPS{} 库的的通用路径搜索方式。 + +我们将目录名称称作\emph{路径元素},而把用冒号或者分号分隔的路径元素列表称 +作\emph{搜索路径}。搜索路径可能是许多种来源的组合,比如在 \samp{.:/dir} 路径下 +搜索 \samp{my-file} 这个文件,\KPS{} 将逐个尝试路径中的每个元素:首先是 +\file{./my-file},然后是 \file{/dir/my-file},并返回找到的第一个结果 (或者 +也可以返回所有的结果)。 + +为了符合所有操作系统下的习惯,\KPS{} 在非 Unix 系统下使用的路径分隔符可能不是冒号 +(\samp{:}) 和斜杠 (\samp{/})。 + +在检查一个具体的路径元素 \var{p} 时,\KPS{} 首先见扯是否有符合 \var{p} 的文件名 +数据库 (见第 \pageref{Filename-database} 页的``文件名数据库'') 存在,也就是说, +是否有数据库正好对应着 \var{p} 的一个前缀。如果存在,就在数据库中寻找符合的路径后缀。 + +要是没有这种数据库存在、又或者所有的数据库都不能和指定的路径前缀匹配上、再或者找到的数 +据库里没有进一步的匹配,就要搜索文件系统了 (前提是我们没在路径前加上 \samp{!!} ,又 +或者搜索时就指定了这是一次``必定存在 (must exist)''型的搜索方式)。此时 \KPS{} 将 +根据路径元素构建一个需要检查的目录列表,逐个尝试这些目录,试图找到指定的文件。 + +搜索 \samp{.vf} 文件和 \TeX{} 用 \cs{openin} 命令读入的文件时,会指定``文件必 +定存在 (must exist)''这个选项。而有些文件 (比如 \file{cmr10.vf}) 可能不存在, +花费时间在磁盘上对它进行搜索是不值得的。因此,如果你安装了新的 \samp{.vf} 文件后没有 +更新 \file{ls-R},那这个文件将永远找不到。搜索时会优先在数据库寻找,然后再去搜索磁盘。 +一旦找到了就立即停止搜索,返回结果。 + +尽管最简单也最常兼的路径元素是目录名称,\KPS{} 搜索的路径里还是可以使用其他额外功能的: +多层默认值,环境变量名称、配置文件值、用户主目录,以及递归式子目录查找。所以我们把 \KPS{} +将搜索路径变换为一个或多个基本目录名的过程称为\emph{展开}路径元素的过程。展开的方式 +按执行的顺序在后续小节里有叙述。 + +注意,如果搜索的文件给出了绝对路径或者明确的相对路径,即以 \samp{/} 或 \samp{./} 或 +\samp{../} 起始,\KPS{} 将只检查该文件是否存在。 + +\ifSingleColumn +\else +\begin{figure*} +\verbatiminput{examples/ex5.tex} +\setlength{\abovecaptionskip}{0pt} + \caption{一份示例性的配置文件的例子} + \label{fig:config-sample} +\end{figure*} +\fi + +\subsubsection{路径的来源} +\label{Path-sources} + +搜索路径可能来自许多地方,\KPS{} 是按照下面的顺序查找的: + +\begin{enumerate} +\item + 用户设置的环境变量,例如 \envname{TEXINPUTS}\@。以 . 连接某个程序名称的环境变量 +有更高的优先级,比如若正在运行的程序是 \samp{latex},那 \envname{TEXINPUTS.latex} +将比 \envname{TEXINPUTS} 优先级更高。 +\item + 专门针对某个程序的配置文件,比如 \cmdname{dvips} 的 \file{config.ps} 里出现 +\samp{S /a:/b} 这样一行。 +\item \KPS{} 配置文件 \file{texmf.cnf},包含类似 + \samp{TEXINPUTS=/c:/d} 这样的一行 (参见下面的解释)。 +\item 编译时的缺省值。 +\end{enumerate} +\noindent 你可以通过调试选项看到所有的这些值 (参见第 \pageref{Debugging} 页的 +``调试操作'')。 + +\subsubsection{配置文件} + +\begingroup\tolerance=3500 +\KPS{} 读入\emph{运行时配置文件} \file{texmf.cnf} 来获得搜索路径和其他定义。 +而这个 \file{texmf.cnf} 存放的路径则是在 \envname{TEXMFCNF} 变量里定义的, +默认是在 \file{texmf/web2c} 目录下。搜索路径里\emph{所有的} \file{texmf.cnf} +文件都会被读入,而先读入的优先级更高。所以,如果搜索路径是 \verb|.:$TEXMF|,那么 +文件 \file{./texmf.cnf} 里面的值要比 \verb|$TEXMF/texmf.cnf| 里边的优先。 +\endgroup + +\begin{itemize} +\item + 以 \code{\%} 表示单行注释。 +\item + 忽略空行。 +\item + 行末的 \bs{} 作为连接符,即把下一行直接接上。但保留下一行行首的空白。 +\item + 所有剩余的行格式如下: +\begin{alltt} + \var{variable}[.\var{progname}] [=] \var{value} +\end{alltt}% + \samp{=} 号和空白都是可选的。 +\item + \ttvar{variable} (变量) 允许包含任何字符,除空白、\samp{=}、\samp{.} + 之外。不过只用 \samp{A-Za-z\_} 是最保险的。 +\item + 如果 \samp{.\var{progname}} (程序名) 存在,则该定义只对正在运行的名叫 + \texttt{\var{progname}} 或 \texttt{\var{progname}.exe} + 的程序起作用。这可以让给不同种类的 \TeX{} 程序设置不同的搜索路径。 +\item \var{value} (值) 允许任何 \code{\%} 与 \samp{@} 之外的字符出现。 + 不支持在等号右侧使用 \code{\$\var{var}.\var{prog}} 这样的写法。 + 如果在 Unix 下,\var{value} 中的 \samp{;}\ 字符会被转换为 + \samp{:}。如果你希望让 Unix, \acro{MS-DOS} 和 Windows 里都用同一个 + \file{texmf.cnf},这会很有用。 +\item + 在读入所有定义后再开始展开,所以你可以引用后边才定义的变量。 +\end{itemize} +展示上面所有内容的一段配置文件 +\ifSingleColumn +如下: + +\verbatiminput{examples/ex5.tex} +\else +见图~\ref{fig:config-sample}. +\fi + +\subsubsection{路径展开} +\label{Path-expansion} + +和 Unix shell 类似,\KPS{} 能够识别搜索路径中的特殊字符。比如一个复杂的路径 +\verb+~$USER/{foo,bar}//baz+,将展开为这样的子目录:在 \texttt{\$USER} +的主目录下的 \file{foo} 或 \file{bar} 目录中,且包含 \file{baz} +文件或目录。这种展开将在下面解释。 +%$ +\subsubsection{默认展开} +\label{Default-expansion} + +\tolerance=2500 +如果最高优先级 (参见第 \pageref{Path-sources} 页的``路径来源'') +的搜索路径中包含一个\emph{额外的冒号} (即前置、后置或连续的冒号),\KPS{} 将在 +此处插入次高优先级的搜索路径。如果插入的那个路径里也有额外的冒号,同样的步骤将发生 +在更次以及优先级的路径上。假设环境变量设置为 + +\tolerance=1500 + +\begin{alltt} +> \Ucom{setenv TEXINPUTS /home/karl:} +\end{alltt} + +而 \file{texmf.cnf} 里的 \code{TEXINPUTS} 值为 + +\begin{alltt} + .:\$TEXMF//tex +\end{alltt} + +则用于搜索的最终值为: + +\begin{alltt} + /home/karl:.:\$TEXMF//tex +\end{alltt} + +因为没必要插入多个相同的值,所以 \KPS{} 只会修改一个额外的 \samp{:},其他的不变。 +它首先检查前置的 \samp{:},然后是末尾的 \samp{:},最后是连续的 \samp{:}。 + +\subsubsection{大括号展开} + +大括号展开是一项有用的特性,其作用是把 \verb+v{a,b}w+ 这样的转换为 +\verb+vaw:vbw+,允许嵌套使用。通过把 \code{\$TEXMF} 赋值为一个括号列表, +可以构造出多套 \TeX{} 层级结构。例如在 \file{texmf.cnf} 里有下面的定义 +(这只是个近似的例子,实际情况定义的目录树还要更多): +\begin{verbatim} + TEXMF = {$TEXMFHOME,$TEXMFLOCAL,!!$TEXMFVAR,!!$TEXMFMAIN} +\end{verbatim} +这样一来,当你设置 +\begin{verbatim} + TEXINPUTS = .;$TEXMF/tex// +\end{verbatim} +%$ +的时候,检查完当前目录后,依次检查的路径是 +\code{\$TEXMFHOME/tex}, \code{\$TEXMFLOCAL/tex}, \code{\$TEXMFVAR/tex} +和 \code{\$TEXMFMAIN/tex} (后两个只在 \file{ls-R} 数据库中搜索)。这样维护 +两套并行的 \TeX{} 结构就很方便的,一套是``固定 (frozen)''的 (比如放在 \CD\ 上) +而另一套是在新版本出现时就更新的。因为所有的定义里都用到了 \code{\$TEXMF}, +所以你可以确信时常更新的那个版本肯定是先被找到的。 + +\subsubsection{子目录展开} +\label{Subdirectory-expansion} + +在路径元素里的目录名称 \var{d} 后面接连使用两个或更多连续的斜杠,表示 \var{d} 的 +所有子目录:首先是直接处于 \var{d} 下的那些,然后是这些子目录的子目录,依此类推。 +每层的目录出现的顺序是\emph{不一定}的。 + +如果你在 \samp{//} 后面还指定了文件名,匹配的将只是那些包含了指定文件的路径。 +比如 \samp{/a//b} 将展开为路径 \file{/a/1/b}, \file{/a/2/b}, +\file{/a/1/1/b} 等等,但不会展开为 \file{/a/b/c} 或 \file{/a/1}。 + +可以在单个路径元素里使用多个 \samp{//},但出现在路径开头的 \samp{//} +将被忽略。 + +\subsubsection{特殊字符与其意义:简要说明} + +下面的列表总结了 \KPS{} 配置文件中出现的特殊字符: + +% need a wider space for the item labels here. +\newcommand{\CODE}[1]{\makebox[3em][l]{\code{#1}}} +\begin{ttdescription} +\item[\CODE{:}] 路径分隔符,在路径的前边或者末尾时表示默认的展开方式。\par +\item[\CODE{;}] 非 Unix 系统下的路径分隔符 (和 \code{:} 功能一样)。 +\item[\CODE{\$}] 变量展开。 +\item[\CODE{\string~}] 表示用户的个人主目录。 +\item[\CODE{\char`\{...\char`\}}] Brace expansion. +\item[\CODE{//}] 子目录展开 (可以出现在除路径开头外的任意位置)。 +\item[\CODE{\%}] 注释的起始。 +\item[\CODE{\bs}] 连接下一行的字符 (以支持跨行的设置项)。 +\item[\CODE{!!}] \emph{只}在数据库中搜索文件,\emph{不}搜寻磁盘。 +\end{ttdescription} + + +\subsection{文件名数据库} +\label{Filename-database} + +\KPS{} 使用了一些方法来减少搜索时的磁盘访问次数。尽管如此,如果安装的文件足够多,在各 +个可能的目录下搜索某个文件仍然可能花上很长时间 (尤其是在必须遍历数百个字体目录的时候)。 +因此,\KPS{} 使用一个专门构建的纯文本``数据库''文件,这个文件叫做 \file{ls-R},它将 +文件和目录进行映射,避免对磁盘的大量搜索。 + +第二个数据库 \file{aliases} 允许你给 \file{ls-R} 中的文件指定其他的名字。有助于 +帮助源文件符合 \acro{DOS} 8.3 命名规范。 + +\subsubsection{文件名数据库} +\label{ls-R} + +前边已经解释过,主文件名数据库的名称必须是 \file{ls-R}。你可以在每个需要搜索的 +\TeX{} 目录树 (缺省是 \code{\$TEXMF}) 下放置一个这样的文件。\KPS{} 在 +\code{TEXMFDBS} 指定的路径中寻找这些 \file{ls-R} 文件。 + +推荐使用发行版中包含的 \code{mktexlsr} 脚本来创建和维护 \samp{ls-R} 文件。各类 +\samp{mktex} 脚本也可能会间接调用这个脚本。实际上,这个脚本只是执行下面的命令: + +\begin{alltt} +cd \var{/your/texmf/root} && \path|\|ls -1LAR ./ >ls-R +\end{alltt} + +意味着你的系统的 \code{ls} 命令的输出格式必须正确 (\acro{GNU} \code{ls} 是没 +问题的)。要保证数据库及时更新,最简单的方法是定期通过 \code{cron} 来重建。 + +如果文件在数据库中找不到,缺省情况下 \KPS{} 会在磁盘上搜索。如果某个特定的路径元素 +是以 \samp{!!} 起始的,就\emph{只会}在针对这一元素的数据库中查找而不搜索磁盘。 + + +\subsubsection{kpsewhich: 独立的路径搜索} +\label{Invoking-kpsewhich} + +\texttt{kpsewhich} 程序将路径搜索从其他专用程序中独立出来,它可以作为类似 \code{find} +一样的程序,专门在 \TeX{} 层级结构中定位文件 (这在发行版中的 \samp{mktex}\dots\ +脚本中使用得非常多)。 +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var{option}\dots{} \var{filename}\dots{}} +\end{alltt} +\ttvar{option} 处的选项可以用 \samp{-} 也可以用 \samp{-{}-} 来起始,并接受 +任何不造成疑义的缩写。 + +\KPS{} 将第一个非选项的参数作为文件名来查找,并返回找到的第一个文件。它不提供 +寻找所有相同名称文件的功能 (你可以使用 Unix 的 \samp{find} 程序来达到这个功能)。 + +下面介绍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选项。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texttt{-{}-dpi=\var{num}}]\mbox{} + 将解析度设置为 \ttvar{num},这个选项只影响 \samp{gf} 文件和 \samp{pk} + 文件的查找。为了与 \cmdname{dvips} 兼容,提供 \samp{-D} + 这个同义的参数,默认值是 600。 + +\item[\texttt{-{}-format=\var{name}}]\mbox{}\\ + 将查找的文件格式设置为 \ttvar{name}。默认情况下视同过文件名来猜测格式的。对于扩展名 +有二义性的格式,比如 \MP{} 支持文件和 \cmdname{dvips} 配置文件,必须以 \KPS{} 已知 +的名称指定格式,比如 \texttt{tex} 或 \texttt{enc files}。运行 + \texttt{kpsewhich -{}-help} 会显示格式的列表。 + +\item[\texttt{-{}-mode=\var{string}}]\mbox{}\\ + 设置模式为 \ttvar{string},只影响 \samp{gf} 和 \samp{pk} + 文件的查找。默认情况匹配所有的模式。 +\item[\texttt{-{}-must-exist}]\mbox{}\\ + 尽一切可能找到文件,包括直接在磁盘上搜寻。默认情况下为了效率考虑,只检查 + \file{ls-R} 数据库里的内容。 +\item[\texttt{-{}-path=\var{string}}]\mbox{}\\ + 不通过文件名来猜测路径,沿 \ttvar{string} 指出的路径搜索 + (也使用冒号分隔)。支持 \samp{//} 和所有常见的展开方式。\samp{-{}-path} 选项 + 和 \samp{-{}-format} 选项是互斥的。 +\item[\texttt{-{}-progname=\var{name}}]\mbox{}\\ + 将执行查找的程序名称设为 \texttt{\var{name}}。 + 这会通过 \texttt{.\var{progname}} 特性影响搜索路径。 + 缺省值是 \cmdname{kpsewhich}。 +\item[\texttt{-{}-show-path=\var{name}}]\mbox{}\\ + 显示用于查找 \texttt{\var{name}} 类型文件的路径。和 \samp{-{}-format} + 选项一样,可以使用扩展名 (\code{.pk}, \code{.vf}, 等等) 也可以使用全名。 +\item[\texttt{-{}-debug=\var{num}}]\mbox{}\\ + 将调试选项 (等级) 设置为 \texttt{\var{num}}。 +\end{ttdescription} + + +\subsubsection{使用举例} +\label{SExamplesofuse} + +现在我们看看实际使用 \KPS{} 的例子。这里是一个简单的搜索: +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article.cls} + /usr/local/texmf-dist/tex/latex/base/article.cls +\end{alltt} +我们寻找的是 \file{article.cls} 文件。因为 \samp{.cls} 后缀已经说明了文件的类型,所以 +我们不需要特别指明查找的是 \optname{tex} 类型的文件 (也就是要在 (\TeX{} 源文件目录下查找)。 +我们在 \samp{texmf-dist} 的 \file{tex/latex/base} 子目录下找到了这个文件。与之类似, +下列所有文件都顺利找到,因为其扩展名没有二义。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array.sty} + /usr/local/texmf-dist/tex/latex/tools/array.sty +> \Ucom{kpsewhich latin1.def} + /usr/local/texmf-dist/tex/latex/base/latin1.def +> \Ucom{kpsewhich size10.clo} + /usr/local/texmf-dist/tex/latex/base/size10.clo +> \Ucom{kpsewhich small2e.tex} + /usr/local/texmf-dist/tex/latex/base/small2e.tex +> \Ucom{kpsewhich tugboat.bib} + /usr/local/texmf-dist/bibtex/bib/beebe/tugboat.bib +\end{alltt} + +最后一个是 \textsl{TUGBoat} 文章的 \BibTeX{} 参考文献数据库。 +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cmr10.pk} +\end{alltt} + +\file{.pk} 类型的字体位图文件是给 \cmdname{dvips} 或者 \cmdname{xdvi} +这种显示程序提供的。因为 \TL{} 里没有预生成的 Computer Modern \samp{.pk} +字体,所以没有找到任何内容\Dash \TL{} 默认使用 Type~1 版本的。 +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wsuipa10.pk} +\ifSingleColumn /usr/local/texmf-var/fonts/pk/ljfour/public/wsuipa/wsuipa10.600pk +\else /usr/local/texmf-var/fonts/pk/ljfour/public/ +... wsuipa/wsuipa10.600pk +\fi\end{alltt} + +而这个字体 (Washington 大学的一套注音字母表) 就需要生成 \samp{.pk} 文件了。我们默认的 +\MF{} 模式是 \texttt{ljfour},基础解析度是 600\dpi{} (dots per inch),所以会得到这样一个文件。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dpi=300 wsuipa10.pk} +\end{alltt} + +一旦指明我们需要寻找的只是 300\dpi{} 的文件时 (\texttt{-dpi=300}),就会发现系统里 +没有符合要求的文件。这样 \cmdname{dvips} 或 \cmdname{xdvi} 会使用 \cmdname{mktexpk} +脚本去创建所需的 \texttt{.pk} 文件。 + +下面我们将注意力转向 \cmdname{dvips} 的头文件和配置文件。首先看看最常用的一个,\file{tex.pro} +prolog 文件,然后检查通用配置文件 \file{config.ps} 和 \PS{} 字体映射文件 +\file{psfonts.map}\Dash 从 2004 年开始,映射文件和编码文件都在 \dirname{texmf} +目录树下有其自己的搜索路径了。因为 \samp{.ps} 后缀可能会有二义,我们必须指明意思是 +\optname{dvips config}。 +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tex.pro} + /usr/local/texmf/dvips/base/tex.pro +> \Ucom{kpsewhich --format="dvips config" config.ps} + /usr/local/texmf/dvips/config/config.ps +> \Ucom{kpsewhich psfonts.map} + /usr/local/texmf/fonts/map/dvips/updmap/psfonts.map +\end{alltt} + +这样我们可以更仔细地分析一下 \acro{URW} Times 的 \PS{} 支持文件。依照标准的字体 +命名方案,这些文件的前缀是 \samp{utm}。首先查询的是配置文件,其中包含的是 map +文件的名称: +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format="dvips config" config.utm} + /usr/local/texmf-dist/dvips/psnfss/config.utm +\end{alltt} + +这个文件的内容是 + +\begin{alltt} + p +utm.map +\end{alltt} + +即指向 \file{utm.map} 文件,也就是我们下一步要找的。 +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utm.map} + /usr/local/texmf-dist/fonts/map/dvips/times/utm.map +\end{alltt} + +这个 map 文件定义了 URW 集合中的 Type~1 \PS{} 字体文件名。内容差不多是下边这样 +(我们只列出了其中一部分): + +\begin{alltt} +utmb8r NimbusRomNo9L-Medi ... <utmb8a.pfb +utmbi8r NimbusRomNo9L-MediItal... <utmbi8a.pfb +utmr8r NimbusRomNo9L-Regu ... <utmr8a.pfb +utmri8r NimbusRomNo9L-ReguItal... <utmri8a.pfb +utmbo8r NimbusRomNo9L-Medi ... <utmb8a.pfb +utmro8r NimbusRomNo9L-Regu ... <utmr8a.pfb +\end{alltt} + +比如我们可以以一个 Times Roman 字体 \file{utmr8a.pfb} 为例,在 \file{texmf} +目录下的 Type~1 字体文件中寻找它的位置: + +\begin{alltt} +> \Ucom{kpsewhich utmr8a.pfb} +\ifSingleColumn /usr/local/texmf-dist/fonts/type1/urw/times/utmr8a.pfb +\else /usr/local/texmf-dist/fonts/type1/ +... urw/utm/utmr8a.pfb +\fi\end{alltt} + +现在你可以发现,追寻某个文件的下落是如此方便。尤其是在你怀疑找到的文件错了的时候,这些 +功能非常重要,因为 \cmdname{kpsewhich} 只能告诉你找到的第一个文件。 + +\subsubsection{调试操作} +\label{Debugging} + +有时你可能会需要分析程序是如何解析文件引用的。\KPS{} 提供了多层调试输出来实现这个功能: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texttt{\ 1}] \texttt{stat} 调用 (磁盘上的查询)。在 \file{ls-R} + 数据库及时更新的情况下几乎不会有什么输出。 +\item[\texttt{\ 2}] 对散列表的引用 (例如 \file{ls-R} 数据库,映射文件,配置文件)。 +\item[\texttt{\ 4}]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操作。 +\item[\texttt{\ 8}] \KPS{} 搜索的文件类型的通用路径信息。有助于寻找针对某一文件的 +特定路径。 +\item[\texttt{16}] 每个路径元素的目录列表 (只在本地磁盘上搜索时有用)。 +\item[\texttt{32}] 文件搜索。 +\end{ttdescription} +等级 \texttt{-1} 将启用上述所有选项,实际上这是最方便的设置方法了。 + +类似地,在 \cmdname{dvips} 程序中设置上述调试选项的组合,你就可以出 \cmdname{dvips} +是从哪里找到它所需的文件的。另一方面,如果找不到某个文件,调试输出也会显示程序从哪些目录进行 +了查找,你也可以据此判断出问题出在哪里。 + +一般而言,因为所有的程序都在其内部调用 \KPS{} 库,你可以设置 \envname{KPATHSEA\_DEBUG} +环境变量来选择调试参数,将这个变量设置为上述参数的组合 (加法) 以获得对应的功能。 + +(Windows 用户请注意:因为在 Windows 下不容易把所有信息都重定向到固定的文件中,为了方便诊断, +你可以临时设置 \texttt{SET KPATHSEA\_DEBUG\_OUTPUT=err.log})。 + +让我们以一个简单的 \LaTeX{} 源文件 \file{hello-world.tex} 为例,其内容如下: +\begin{verbatim} + \documentclass{article} + \begin{document} + Hello World! + \end{document} +\end{verbatim} +这个小文件只使用了 \file{cmr10} 字体,我们可以看看 \cmdname{dvips} 是如何生成 \PS{} +文件的 (我们希望使用 Type~1 版本的 Computer Modern 字体,所以使用了 \texttt{-Pcms} +参数)。 +\begin{alltt} +> \Ucom{dvips -d4100 hello-world -Pcms -o} +\end{alltt} +此时我们将 \cmdname{dvips} 的调试等级 4 (表示字体路径) 和 \KPS\ 的路径元素展开组合到 +一起 (参见 \cmdname{dvips} 参考手册,\OnCD{texmf/doc/html/dvips/dvips_toc.html})。 +(稍作整理的) 输出见图~\ref{fig:dvipsdbga}。 +\begin{figure*}[tp] +\centering +\input{examples/ex6a.tex} +\caption{寻找配置文件}\label{fig:dvipsdbga} + +\bigskip + +\input{examples/ex6b.tex} +\caption{寻找 prolog 文件}\label{fig:dvipsdbgb} + +\bigskip + +\input{examples/ex6c.tex} +\caption{寻找字体文件}\label{fig:dvipsdbgc} +\end{figure*} + +\cmdname{dvips} 启动后就开始搜寻其需要使用的文件。首先找到的是 \file{texmf.cnf}, +它给出了用于进一步查询其他文件的路径,然后找到的是 \file{ls-R} 文件名数据库 (用于 +优化文件搜索速度) 和 \file{aliases} 文件 (用于创建同一文件的多个别名,比如为较自然 +的长文件名创建 \acro{DOS} 8.3 风格的短别名)。然后 \cmdname{dvips} 去寻找它的通用 +配置文件 \file{config.ps},接下来查找个人定制文件 \file{.dvipsrc} (不过上述例子中并 +未找到,显示 \emph{not found})。最后 \cmdname{dvips} 找到了 Computer Modern +\PS{} 字体的配置文件 \file{config.cms} (因为执行 \cmdname{dvips} 时使用了 +\texttt{-Pcms} 选项)。这个文件里包含了字体的 \TeX{} 名称, \PS{} 名称和文件名的对 +应关系。 + +\begin{alltt} +> \Ucom{more /usr/local/texmf/dvips/cms/config.cms} + p +ams.map + p +cms.map + p +cmbkm.map + p +amsbkm.map +\end{alltt} +于是 \cmdname{dvips} 接下来寻找这些文件,再加上固定载入的,通用映射文件 +\file{psfonts.map} (这个文件里包含常用 \PS{} 字体的映射,参见第 +\ref{SExamplesofuse} 节的最后一部分,讨论了 \PS{} 映射文件的处理)。 + +这时候 \cmdname{dvips} 向用户表示它的存在: +\begin{alltt} +This is dvips(k) 5.92b Copyright 2002 Radical Eye Software (www.radicaleye.com) +\end{alltt} +\ifSingleColumn +然后开始寻找 prolog 文件 \file{texc.pro}: +\begin{alltt}\small +kdebug:start search(file=texc.pro, must\_exist=0, find\_all=0, + path=.:~/tex/dvips//:!!/usr/local/texmf/dvips//: + ~/tex/fonts/type1//:!!/usr/local/texmf/fonts/type1//). +kdebug:search(texc.pro) => /usr/local/texmf/dvips/base/texc.pro +\end{alltt} +\else +然后开始寻找 prolog 文件 \file{texc.pro} (见图~\ref{fig:dvipsdbgb})。 +\fi + +找到所需文件后,\cmdname{dvips} 输出日期和时间,并告知我们它将生成 +\file{hello-world.ps} 文件,需要用到 \file{cmr10} 字体文件, +这个字体属于``常驻 (resident) 的'',也就是不需要载入位图文件的字体: +\begin{alltt}\small +TeX output 1998.02.26:1204' -> hello-world.ps +Defining font () cmr10 at 10.0pt +Font cmr10 <CMR10> is resident. +\end{alltt} +寻找并找到了 \file{cmr10.tfm} 文件。然后再次引用了一些 prolog 文件 (此处略去), +最终找到了 \file{cmr10.pfb} 这个 Type~1 字体,并将它包含在输出文件中 (见最后 +一行)。 +\begin{alltt}\small +kdebug:start search(file=cmr10.tfm, must\_exist=1, find\_all=0, + path=.:~/tex/fonts/tfm//:!!/usr/local/texmf/fonts/tfm//: + /var/tex/fonts/tfm//). +kdebug:search(cmr10.tfm) => /usr/local/texmf/fonts/tfm/public/cm/cmr10.tfm +kdebug:start search(file=texps.pro, must\_exist=0, find\_all=0, + ... +<texps.pro> +kdebug:start search(file=cmr10.pfb, must\_exist=0, find\_all=0, + path=.:~/tex/dvips//:!!/usr/local/texmf/dvips//: + ~/tex/fonts/type1//:!!/usr/local/texmf/fonts/type1//). +kdebug:search(cmr10.pfb) => /usr/local/texmf/fonts/type1/public/cm/cmr10.pfb +<cmr10.pfb>[1] +\end{alltt} + +\subsection{运行时选项} + +\Webc{} 另一项有用的特性是可以通过 \KPS{} 读入的运行时文件 \file{texmf.cnf} +来控制一系列的内存参数 (具体而言是数组的大小)。内存的设置可以在这个文件的第三部分找到。 +比较重要的几个设置是: + +\begin{ttdescription} +\item[\texttt{main\_memory}] + 总的可用内存数,以 word 为单位,\TeX{}, \MF{} 和 \MP\ 受此限制。 + 每修改一次都比续重新生成一个新的格式文件。比如你可以生成一个``巨型''版本的 + \TeX{},将其存为 \texttt{hugetex.fmt}。 +\item[\texttt{extra\_mem\_bot}] + 为``大型'' \TeX{} 数据结构预留的额外空间:boxes, glue, breakpoint 等。如果你使用 + \PiCTeX{} 时特别有用。 +\item[\texttt{font\_mem\_size}] + \TeX{} 用于存储字体数据的 word 数。大致等于载入的所有 TFM 文件的总和。 +\item[\texttt{hash\_extra}] + 为存储控制序列而设置的散列表的额外空间。一般散列表足够存储将近 10,000 + 个控制序列。如果你排版的是一本有大量交叉引用的书籍,这个值可能不够用。默认的 + \texttt{hash\_extra} 是 \texttt{50000}。 +\end{ttdescription} + +\noindent 当然,这项功能并非真正的动态内存和数组分配的替代,但考虑到动态分配在现在的 \TeX{} +太难实现,才通过这些选项提供了一些灵活性。 + +\begin{comment} +\section{在 Unix 平台下编译} + +If you have a platform for which executables are not included, you will +need to compile \TeX{} and friends. This is not as hard as it +sounds. What you need is all in the directory \texttt{source} in the +distribution. + +\subsection{需求} + +You will need at least 100 megabytes of disk space to compile all of +\TeX{} and its support programs. You'll also need an \acro{ANSI} C +compiler, a \cmdname{make} utility, a lexical scanner, and a parser +generator. We recommend the \acro{GNU} version of these programs +(\cmdname{gcc}, \acro{GNU} \cmdname{make}, \cmdname{m4}, \cmdname{flex}, +\cmdname{bison}). You may be able to work with other C compilers and +\cmdname{make} programs, but you will need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building Unix programs to sort out problems. + +Also, the command \texttt{uname} must return a sensible value. + + +\subsection{配置} + +To begin, perform a normal installation of \TL{} to your disk (see +section~\ref{sec:unix-install-disk} on +\p.\pageref{sec:unix-install-disk}). You may wish to skip installing +all of the prebuilt binaries. + +Then, unpack the source from the compressed \texttt{tar} file in the +directory \dirname{source} to your disk and change directory to where +you placed it. + +Next, run \cmdname{configure} with a command line like this: +\begin{alltt} +> \Ucom{sh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TeX} +\end{alltt} + +The \optname{-prefix} directory is the one where you installed the +support tree; the directory layout will be as follows (where \$TEXDIR +stands for the directory you chose): + +\noindent +\begin{tabular}{>{\ttfamily}ll@{}} + \dirname{$TEXDIR/share/texmf} & main tree with fonts,\\ + & \qquad macros, etc\\ + \dirname{$TEXDIR/man} & Unix manual pages\\ + \dirname{$TEXDIR/info} & \acro{GNU} style Info manuals\\ + \dirname{$TEXDIR/bin/$PLATFORM} & binaries\\ +\end{tabular} +%$ + +If you want to leave out the \dirname{$PLATFORM} directory level, +i.e., put the binaries directly into \dirname{$TEXDIR/bin}, specify +the \verb|--disable-multiplatform| option to \cmdname{configure}. + +Have a look at the output of \verb|./configure --help| for more +options you can use. For example, you can skip building of \OMEGA{} and +\eTeX{}. + + +\subsection{运行 \cmdname{make}} + +Make sure the shell variable or option \texttt{noclobber} is not set. +Then, run the main \cmdname{make} like this: +\begin{alltt} +> \Ucom{make world} +\end{alltt} +and relax\ldots + +Alternatively, you want to log all the output, as in: +\begin{alltt} +> \Ucom{sh -c "make world >world.log 2>\&1" \&} +\end{alltt} + +Before you believe that everything went ok, please check the log file +for errors: \acro{GNU} \cmdname{make} always uses the string \samp{***} +whenever a command fails. Also, check if all the programs were built: + +\begin{alltt} +> \Ucom{cd \var{TEXDIR}/bin/\var{archname}} +> \Ucom{ls | wc} +\end{alltt} +The result should be over 200 (you can check the exact number with the +\dirname{bin} directory contents in the distribution). + +If you need special privileges for \texttt{make install}, you can +separate the \samp{make world} into two different runs, like this: +\begin{alltt} +> \Ucom{make all} +> \Ucom{su} +> \Ucom{make install strip} +\end{alltt} + +After you've installed your new binaries, you should follow the normal +post-installation procedures, given in section~\ref{sec:postinstall} +(\p.\pageref{sec:postinstall}). + +Also, if you'd like to make your binaries available to others, please +contact us. We'll be happy to put them on the \TL\ web pages. +\end{comment} + +\section{致谢} + +\TL{} 是在几乎所有 \TeX{} 用户组织的协力下完成的。这个版本由 Sebastian Rahtz +与 Karl Berry 负责监制。下面列出了主要的贡献者: + +\begin{itemize*} + +\item 英国、德国、荷兰和波兰的 \TeX{} 用户组织 +(分别为 \acro{TUG}, \acro{DANTE} e.V., \acro{NTG}, 和 \acro{GUST}),他们一同 +为所在地区的 \TeX{} 社群提供了必备的技术和管理基础。请加入你本地的用户组织! + +\item \acro{CTAN} 团队,他们负责分发 \TL{} 光盘镜像,为软件包更新提供支撑,\TL{} +正是基于这些软件包构建的。 + +\item Peter Breitenlohner 和 \eTeX\ 团队,他们创造了未来 \TeX\ 的稳定基础。 + +\item Thomas Esser,如果没有他优秀的 \teTeX{} 套件,\TL{} 就不可能存在,在他 +坚持不懈地帮助下,\TL{} 得以不断改进。 + +\item Michel Goossens,他一起编写了原始的文档。 + +\item Eitan Gurari,他不知疲倦地改进着的 \TeX4ht 程序用于创建这份文档的 \HTML{} +版本。 + +\item Hans Hagen,他对 \ConTeXt\ 格式做了许多测试和修改,使之更为适合 \TL{} +的要求。 + +\item \Thanh, Martin Schr\"oder,和 pdf\TeX\ 团队,他们持续不断地改进 \TeX\ +的功能。 + +\item Taco Hoekwater,他的开发使 \MP{} 和 \TeX\ 本身焕发新的活力。 + +\item Pawe{\l} Jackowski,他创建了 Windows 下的安装程序 \cmdname{tlpm}, +和 Tomasz {\L}uczak,因为他的 \cmdname{tlpmgui}。 + +\item Akira Kakuto,他在他的 \acro{W32TEX} 发行版中更新 Windows 下的二进制 +程序 (\url{http://www.fsci.fuk.kindai.ac.jp/kakuto/win32-ptex/})。 + +\item Jonathan Kew 和他的雇主 \acro{SIL},因为 Xe\TeX{} 是如此新颖而重大 +的改进。他还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将其集成到 \TL{} 中。 + +\item Reinhard Kotucha,参与了大量更新 \TL{} 中软件的工作,以及 Windows 下的研究性 +工作,\texttt{getnonfreefonts} 脚本,等等。 + +\item Petr Olsak,他非常认真地协调和检查所有的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资料。 + +\item Fabrice Popineau,他创建了 \TL{} 最早的 Windows 支持。 + +\item Norbert Preining,帮助构建 \TL{} 的基础结构,负责软件包的更新,并协调 Debian +版本的 \TL{} (与 Frank K\"uster 一起),还一直提供了许多改进的建议。 + +\item Staszek Wawrykiewicz,\TL{} 主要的测试人员,同时还是许多重要波兰语支持的协调 +人员:字体、Windows 安装,和其他许多工作。 + +\item Olaf Weber,他耐心地组织和维护 \Webc{},这是整套系统的基础。 + +\item Gerben Wierda,他创建和维护 \MacOSX\ 支持,并参与了大量集成和测试工作。 + +\item Graham Williams,他整理了软件包的依赖情况的目录。 + +\end{itemize*} + +二进制版本的编译者: +Tigran Aivazian (\pkgname{x86\_64-linux}), +Manfred Lotz (\pkgname{i386-freebsd}), +Fabrice Popineau (\pkgname{win32}), +Norbert Preining (\pkgname{alpha-linux}), +Vladimir Volovich (\pkgname{powerpc-aix}, \pkgname{sparc-linux}, + \pkgname{sparc-solaris}), +Staszek Wawrykiewicz (\pkgname{i386-linux}), +Olaf Weber (\pkgname{mips-irix}), +Gerben Wierda (\pkgname{i386-darwin}, \pkgname{powerpc-darwin}). + +文档和翻译的更新: +Karl Berry (英语), +Daniel Flipo \& Fabrice Popineau (法语), +G\"unter Partosch \& Hartmut Henkel (德语), +Petr Sojka \& Jan Busa (捷克语\slash 斯洛伐克语), +Boris Veytsman (俄语), +Staszek Wawrykiewicz (波兰语). + +当然,最重要的感谢应该致予 Donald Knuth,感谢他发明了 \TeX,也感谢他将 +\TeX\ 赠与全世界。 + +\section{发行历史} +\label{sec:history} + +\subsection{过去} + +1993 年末荷兰 \TeX{} 用户组开始为 \acro{MS-DOS} 用户开发 4All\TeX{} \CD{} 时, +我们就开始了相关的讨论,并希望在此时为所有的操作系统提供一个单一的、合理的 \CD{}。当时 +那是一个过于宏伟的目标,但的确滋生了非常成功的 4All\TeX{} \CD{},同时 \acro{TUG} +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也开始设计 \emph{\TeX{} 目录结构} (\url{http://tug.org/tds}), +以指明如何创建一套一致而可控的集合,囊括所有 \TeX{} 相关的文件。\TDS{} 的完整草案在 1995 +年 12 月的 \textsl{TUGboat} 上出版,并初步确定期望的产品将是在 \CD{} 上出现的范例 +结构。你现在使用的这个发行版正是工作组审议的直接结果。4All\TeX{} \CD{} 的成功也说明 +如果有一个类似这样的易于使用的系统,对 Unix 用户肯定很有帮助,这是 \TL{} 最主要的出发点。 + +我们在 1995 年秋天开始尝试构建一个新的 \CD{} (基于 \TDS{}),并很快发现 Thomas Esser +的 \teTeX{} 已经是比较理想的配置,并因为在它构建时就已经考虑了跨文件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也已具有多平台支持。Thomas 同意帮助我们,并在 1996 年初开始了正式的工作。第一版是在 +1996 年五月发行的。到 1997 年初,Karl Berry 完成了 \Webc{} 的一个重大的更新版本, +将几乎所有 Thomas Esser 加入 \teTeX{} 的特性囊括在内,这样我们决定在 \teTeX{} 的 +\texttt{texconfig} 脚本的辅助下,基于标准的 \Webc{} 来制作第二版的 \CD{}。 +第 3 版的 \CD{} 基于 Olaf Weber 完成的 \Webc{} 的一个重大修正版本,7.2。与此同时, +\teTeX{} 的一个新版本出现了,\TL{} 也包含了其中绝大多数特性。第 4 版依照上面的模式进 +行,使用了新版本的 \teTeX{} 和新版本的 \Webc{} (7.3)。系统此时也包括了完整的 Windows +下的配置。 + +在第 5 版 (2000 年 3 月) 中检查并修正了 \CD{} 的许多部分,更新了数百个软件包。软件 +包的详细说明现在存放在 XML 文件中。不过 \TeX\ Live 5 的首要变化还是移除了所有的非自由软 +件。\TL{} 的所有部分现在都在向 Debian Free Software Guidelines 兼容的方向改进, +我们尽最大努力检查了所有软件包的授权协议,欢迎为我们指出错误。 + +第 6 版 (2001 年 7 月) 更新了许多内容。最重大的一项是新的安装形式,用户可以更精确 +地选择所需的软件集合。与语言相关的集合也重新组织过了,这样一来,选定某个语言集合时会自 +动安装宏包、字体等文件,并自动设置好 \texttt{language.dat}。 + +2002 年出现的第 7 版里显著的更新是添加了 \MacOSX{} 的支持,还有大量各类宏包和程序 +的更新。这个版本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将源代码重新与 \teTeX{} 集成,因为在第 5 和第 6 +版中它们偏离得太远了。 + +\subsubsection{2003} + +2003 年,在更新和增添持续不断到来的情况下,我们发现 \TL{} 已经过于庞大,无法在一张 +\CD\ 中容纳,于是将其切分为三套不同的发行版 (参见第~\ref{sec:multiple-dist} +节,\p.\pageref{sec:multiple-dist})。此外: + +\begin{itemize*} +\item 在 \LaTeX{} 团队的要求下,我们将 \cmdname{latex} 和 \cmdname{pdflatex} + 命令改为使用 \eTeX{} 引擎 (参见 \p.\pageref{text:etex})。 +\item 包含了新的 Latin Modern 字体 (并推荐使用)。 +\item 因为不再有人拥有 (或主动提供) 用于编译新的二进制程序的硬件,去除了 + Alpha \acro{OSF} 的支持 (先前已经去除了 \acro{HPUX} 的支持)。 +\item Windows 下的安装有很大改变,首次提供了基于 XEmacs 的集成环境。 +\item Windows 下重要的辅助性程序 (Perl, Ghost\-script, Image\-Magick, Ispell) + 现在放在 \TL{} 的安装目录。 +\item \cmdname{dvips}, \cmdname{dvipdfm} 和 \cmdname{pdftex} + 使用的字体映射文件现在通过 \cmdname{updmap} 这套新程序生成,并安装到 + \dirname{texmf/fonts/map} 目录下。 +\item \TeX{}, \MF{}, 和 \MP{} 现在缺省直接输出大多数的输入字符 (位置 32 及其以上) + (比如通过 \verb|\write|),包括输出到文件、日志和终端上。也就是说,\emph{不再}使用 + \verb|^^| 标记来转换。在 \TL{}~7 中是否转换根据系统区域 (locale) + 设置而定,而这一版里 locale 设置不再影响 \TeX{} 程序的行为,所以如果你需要 + \verb|^^| 形式的输出,请将 \verb|texmf/web2c/cp8bit.tcx| + 文件改名。(后续版本将提供更简洁的方式来控制。) +\item 对文档作了大量更新。 +\item 最后,因为版本号增长得实在太快,现在简单地使用年份来标识版本:\TL{} 2003。 +\end{itemize*} + + +\subsubsection{2004} + +2004 年有许多改变: + +\begin{itemize} + +\item 如果你在本地安装的字体时涉及了 \filename{.map} 或 \filename{.enc} +(附带这种文件的可能性很小) 辅助文件,可能需要转移这些文件的位置。 + +现在根据 \envname{TEXFONTMAPS} 变量中的路径设置,只在 (所有 \filename{texmf} +目录树下的) \dirname{fonts/map} 子目录下搜索 \filename{.map} +文件。与之类似,\filename{.enc} 文件现在只在 \dirname{fonts/enc} +目录下搜索,根据 \envname{ENCFONTS} 变量中的路径设置。如果遇到有问题的文 +件,\cmdname{updmap} 会提出警告。 + +关于这种搜索方式的其他信息,请参见 \url{http://tug.org/texlive/mapenc.html}。 + +\item 因为有人可能更愿意使用 \MIKTEX\ 而非 \Webc{} 系统,\TK\ +现在包含了一套基于 \MIKTEX\ 的可安装 \CD,参见第~\ref{sec:struct-tl} 节 +(\p.\pageref{sec:struct-tl})。 + +\item 在原来旧版本 \TL\ 中单一的 \dirname{texmf} 目录树被分拆为三 +个:\dirname{texmf}, \dirname{texmf-dist}, 和 \dirname{texmf-doc}。参见 +第~\ref{sec:tld} 节 (\p.\pageref{sec:tld}) 及各目录下的 \filename{README} +文件。 + +\item 所有 \TeX\ 输入文件现在统一收集到了 \dirname{texmf*} 下的 +\dirname{tex} 子目录中,不再分散在各个 \dirname{tex}, \dirname{etex}, +\dirname{pdftex}, \dirname{pdfetex} 目录。见~ +\CDref{texmf-doc/doc/english/tds/tds.html\#Extensions} +{\texttt{texmf-doc/doc/english/tds/tds.html\#Extensions}}。 + +\item 辅助性脚本 (并非直接提供给用户调用的) 现在放在 \dirname{texmf*} 目录树下 +新的 \dirname{scripts} 子目录中,并可以通过 \verb|kpsewhich -format=texmfscripts| +来搜索。如果你的程序调用了这些脚本,必须修改路径。参见 +\CDref{texmf-doc/doc/english/tds/tds.html\#Scripts} +{\texttt{texmf-doc/doc/english/tds/tds.html\#Scripts}}。 + +\item 几乎所有格式,都用 \filename{cp227.tcx} 这个转换文件将大多数的可见 (printable) +字符保留下来,而不再使用 \verb|^^| 标识来转换这些字符。具体而言,在位置 32--256 的 +字符,加上 tab, vertical tab, 和 form feed 字符都作为可见字符而不再转换。例外情况是 +plain \TeX\ (只将位置 32--126 的字符视为可见), \ConTeXt\ (0--255 都视为可见) 和与 +\OMEGA\ 相关的格式。缺省的情况几乎与 \TL\,2003 完全一致,但通过更简洁的方式实现,并允许 +更多定制。参见 \CDref{texmf/doc/web2c/web2c.html\#TCX-files} +{\texttt{texmf/doc/web2c/web2c.html\#TCX-files}}。 +(另外,如果遇到 Unicode 输入,\TeX\ 可能会在显示错误上下文时输出半个字符,因为它是基于 +字节流来处理输入的。) + +\item \textsf{pdfetex} 现在是除 (plain) \textsf{tex} 外所有格式的默认引擎 (当然 +以 \textsf{latex} 这种方式运行时它还是生成 \acro{DVI})。这样一来,至少 \textsf{pdftex} +的微调排版 (microtypographic) 技术可以在 \LaTeX, \ConTeXt 等格式中使用,另外 \eTeX\ +的特性也包含在其中 (\OnCD{texmf-dist/doc/etex/base/})。 + +这还说明\emph{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必要}使用 (对 plain 和 \LaTeX\ 都适用的) +\pkgname{ifpdf} 宏包或其类似代码,因为只检查 \cs{pdfoutput} 或其他原语是否已经定义 +不再是判断是否处于 \acro{PDF} 输出状态的可靠方法。我们在这一年尽可能地保持向下兼容,但以后 +即使在输出 \acro{DVI} 时 \cs{pdfoutput} 也可能已经定义。 + +\item pdf\TeX\ (\url{http://pdftex.org}) 新增了许多特性: + + \begin{itemize*} + + \item 可以使用 \cs{pdfmapfile} 和 \cs{pdfmapline} 来在单独文档内指定字体映射文件。 + + \item 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排版微调 (Microtypographic) 和字体延展 (font expansion) + 技术了。\\ + \url{http://www.ntg.nl/pipermail/ntg-pdftex/2004-May/000504.html} + + \item 原来使用专有格式的配置文件 \filename{pdftex.cfg} 里的选项现在都必须改用 + \TeX{} 原语来设置,通常放在 \filename{pdftexconfig.tex} 里面,不再支持 + \filename{pdftex.cfg} 的配置方式。每次修改 \filename{pdftexconfig.tex} + 之后都必须重新生成 \filename{.fmt} 文件。 + + \item 参见 pdf\TeX\ 手册以了解更多信息:\OnCD{texmf/doc/pdftex/manual}。 + + \end{itemize*} + +\item \cmdname{tex} (以及 \cmdname{mf} 和 \cmdname{mpost}) 中的 \cs{input} +原语现在支持通过双引号来引用包含空格和特殊字符的文件。一个典型的例子如下: +\begin{verbatim} +\input "filename with spaces" % plain +\input{"filename with spaces"} % latex +\end{verbatim} +参阅 \Webc{} 文档以了解更多信息:\OnCD{texmf/doc/web2c}。 + +\item enc\TeX\ 的支持现在已被包含在 \Webc{} 中,因而所有 \TeX\ 程序都可以通过 +\optname{-enc} 参数启用这一支持。\Dash \emph{前提是构建好了格式文件}。enc\TeX\ +提供了对输入输出通用的重新编码功能,实现对 Unicode (以 \acro{UTF}-8 编码的形式) +的完整支持。参见 \OnCD{texmf-dist/doc/generic/enctex/} 和 +\url{http://www.olsak.net/enctex.html}。 + +\item 提供了 Aleph 这套新的 \TeX{} 引擎,它将 \eTeX\ 和 \OMEGA\ 合并到了一起。 +关于 Aleph 的部分信息可以在 \OnCD{texmf-dist/doc/aleph/base} +和 \url{http://www.tex.ac.uk/cgi-bin/texfaq2html?label=aleph} 找到。Aleph +的 \LaTeX 格式文件称做 \textsf{lamed}。 + +\item 最新发布的 \LaTeX\ 包含了是新版的 \acro{LPPL} 授权协议\Dash 这一协议已被 +Debian 首肯。\LaTeX\ 其他的更新请见 \OnCD{texmf-dist/doc/latex/base} 下的 +\filename{ltnews} 文件。 + +\item 包含了一个叫做 \cmdname{dvipng} 的新程序,用于将 \acro{DVI} 转换为 +\acro{PNG} 图像文件。参见 \OnCD{texmf/doc/man/man1/dvipng.1}。 + +\item 我们在作者 (Claudio Beccari) 的同意下,将 \pkgname{cbgreek} 包含的 +字体数量减少到中等。去除了不可见、轮廓和透明版本的字体,这些字体几乎很少用到。而我们 +的光盘镜像需要空间。完整版本当然还是在 \acro{CTAN} 提供 +(\url{http://www.ctan.org/tex-archive/fonts/greek/cb})。 + +\item 去掉了 \cmdname{oxdvi},改为只使用 \cmdname{xdvi}。 + +\item 不再为 \cmdname{tex}, \cmdname{mf}, 和 \cmdname{mpost} 程序创建 +\cmdname{ini} 和 \cmdname{vir} 开头的命令链接,比如 +\cmdname{initex}。\cmdname{ini} 的功能早在几年前就通过 \optname{-ini} +命令行参数提供了。 + +\item 去掉了 \textsf{i386-openbsd} 平台的支持。因为在 \acro{BSD} Ports +系统中已经包含了 \pkgname{tetex} 软件包,而 \acro{GNU/}Linux 和 +Free\acro{BSD} 下的二进制版本都已存在,所以志愿者的时间可以花在其他的地方了。 + +\item 至少在 \textsf{sparc-solaris} 平台下,你必须设置好 +\envname{LD\_LIBRARY\_PATH} 环境变量才能执行 \pkgname{t1utils} 包含的程序。 +因为这些程序是使用 C++ 编写的,其运行时库没有固定的位置。(这一情况并非在 2004 版 +中首次出现,但现在才写入文档) 与之类似,\textsf{mips-irix} 平台下需要用到 +\acro{MIPS}pro 7.4 运行时库。 + +\end{itemize} + +\subsubsection{2005} + +2005 年一如往常,宏包和程序都有大量的更新。底层结构和 2004 年相比保持了稳定, +不过仍然存在一些变化。 + +\begin{itemize} + +\item 引入了新的 \cmdname{texconfig-sys}, \cmdname{updmap-sys}, 和 + \cmdname{fmtutil-sys} 安装脚本,用于修改系统目录树下的配置。而原有的 + \cmdname{texconfig}, \cmdname{updmap}, 和 \cmdname{fmtutil} + 则用于修改针对单个用户的文件 (放在 \dirname{$HOME/.texlive2005} + 目录下的)。参见第 \pageref{sec:texconfig} 页的第 \ref{sec:texconfig} + 节。 + +\item 增加了对应的 \envname{TEXMFCONFIG} 和 \envname{TEXMFSYSCONFIG} + 变量,分别用于设置针对用户和系统的,专门存放配置文件的目录树。所以你需要将个人使用的 + \filename{fmtutil.cnf} 和 \filename{updmap.cfg} + 放到合适位置。不过还有一种方法是在 \filename{texmf.cnf} 里边重新定义 + \envname{TEXMFCONFIG} 或 \envname{TEXMFSYSCONFIG} + 变量。无论如何,这两个值对应的实际目录都必须正确存在。参见第 + \pageref{sec:texmftrees} 页的第 \ref{sec:texmftrees} 节。 + +\item 虽然我们在上一年就已经使用了 \cmdname{pdfetex} 作为输出程序,但在它输出 DVI + 格式时会禁用 \verb|\pdfoutput| 等原语 + (primitive)。这一年,我们按照预期计划取消了这一兼容性限制。所以,如果你的文档里使用了 + \verb|\ifx\pdfoutput\undefined| 这样的语句来判断是否正在 PDF + 输出模式下,现在就必须修改了。你可以使用 \pkgname{ifpdf.sty} 宏包 (对 plain \TeX\ + 和 \LaTeX{} 都适用) 来判断,或者仿照这个文件里的判断原理自己写一个。 + +\item 上一年,我们将格式文件的输出改成了和这些文件本身一样的 8 + 位字符。在你需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新的 TCX 文件 \filename{empty.tcx} 来获得原有的 + \verb|^^| 表示方式。例如: + +\begin{verbatim} +latex --translate-file=empty.tcx yourfile.tex +\end{verbatim} + +\item 新增了用于转换 DVI 为 PDF 的 \cmdname{dvipdfmx} 程序,这是 + \cmdname{dvipdfm} 的一个比较活跃更新的版本 (我们仍然提供 + \cmdname{dvipdfm},但不建议你继续使用)。 + +\item 新增了叫 \cmdname{pdfopen} 和 \cmdname{pdfclose} 的两个程序,用于控制 + Adobe Acrobat\slash Reader 在不重启程序的情况下重新载入 pdf 文件。(其他的 + pdf 阅读器,如 \cmdname{xpdf}, \cmdname{gv}, 和 + \cmdname{gsview},都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 +\item 为了保持一致性,将 \envname{HOMETEXMF} 和 \envname{VARTEXMF} + 环境变量分别更名为 \envname{TEXMFHOME} 和 + \envname{TEXMFSYSVAR}。还有一个针对单独用户的 \envname{TEXMFVAR} + 环境变量可用。参见上面的第一点。 + +\end{itemize} + + +\subsection{现状} +\label{tlcurrent} + +2006 年,\TL{} 的一个重大变化是增加了 Xe\TeX{},以 \texttt{xetex} 和 +\texttt{xelatex} 程序的形式提供。请参见 \url{http://scripts.sil.org/xetex}。 + +\MP{} 也有可观的更新,并计划在未来实现更多的改进 +(\url{http://tug.org/metapost/articles}),pdf\TeX{} 同样如此 +(\url{http://tug.org/applications/pdftex})。 + +(plain) \texttt{tex} 程序不再通过读取 \texttt{\%\&} 开头的第一行来决定 +执行何种格式,而遵循纯粹的 Knuth 风格 \TeX\ 的传统。(\LaTeX\ 和其他所有的程序 +仍然读取 \texttt{\%\&} 开头的行。) + +安装脚本现在可以接受一些环境变量,以实现非交互环境下的安装。参见第 +\ref{sec:noninteractive-install} 节。 + +当然,和往常一样,这一年里你能看到成百上千的宏包与程序得到更新。也和往常一样, +进一步的更新请使用 \acro{CTAN} (\url{http://www.ctan.org})。 + +从内部角度上看,源代码树现在改为使用 Subversion 管理,并在我们的主页上提供了 +到 Web 界面的链接,用于浏览代码树。我们希望它能成为未来几年中稳定的开发 +平台。 + +末了,2006 年五月 Thomas Esser 宣布他将停止 te\TeX{} +(\url{http://tug.org/tetex}) 的更新。这样一来,大家对 \TL{} 的兴趣大增,尤其是在 +\acro{GNU}/Linux 发行版中。(\TL{} 提供了一套新的 \texttt{tetex} 安装方案, +几乎和原有的 te\TeX{} 毫无二致。) 我们希望这些变化将最终转换为对整个 \TeX\ +环境的改进,从而每个人都会受益。 + +\subsection{未来} + +\emph{\TL{} 并不完美!} (也永远不会达到完美。) 我们希望继续发行新的版本,也希望 +提供更多的帮助文档、更多的实用程序、更多的安装程序,当然还有更多更新的宏包与字体。这个 +工作是由压力巨大的志愿者在其空闲时间完成的,也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如果你愿意帮助, +请毫不犹豫地告诉我们! + +请把更正、建议或者提供帮助的意愿发送到:\hfill\null +\begin{quote} +\email{tex-live@tug.org} \\ +\url{http://tug.org/texlive} +\end{quote} + +\medskip +\noindent \textsl{祝你使用 \TeX\ 愉快!} + +\section{翻译说明} + +这里对简体中文版本《\TL{} 指南》,即本文档中遵循的翻译惯例作一简要说明: + +\begin{itemize} + +\item package, 视上下文,有时翻译为软件包,有时翻译为宏包。 +\item format file, 即 \TeX{} 程序一般都会预载入的 \texttt{.fmt} +文件。本文档中翻译为格式文件。 +\item scheme, 本文档中译为 (安装) 方案。 +\item collection, 本文档中译为 (软件) 集合。 +\item 本文档中有时对原文没有采用逐字逐句的对比翻译,而是总括其意思,转换为 +更易为中文 \TeX{} 用户习惯的表达方式。 +\item architecture/platform, 是意思比较相近的词,基本上是只某种 CPU +和对应这个 CPU 的操作系统。比如 i386-linux。本文里翻译为架构、平台、体系 +结构等等。 +\item binary, 二进制文件,其实就是说可执行程序文件和库文件了。 + +简体中文版本由 Jiang Jiang, Jinsong Zhao, Yule Wang, Helin Gai +翻译。其中 Jinsong Zhao 负责 Windows 部分的翻译,Yule Wang 和 Helin +Gai 进行了校对,Jiang Jiang 则负责其余的翻译和统稿。 + +\end{itemize} + +\end{document} diff --git a/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tex-live.sty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tex-live.sty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5cb816d0d5e --- /dev/null +++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tex-live.sty @@ -0,0 +1,454 @@ +% $Id$ +% TeX Live documentation style. Written by many people over many years. +% Public domain. +% +\NeedsTeXFormat{LaTeX2e}[1995/12/01] +\ProvidesPackage{tex-live}[2005/09/24 v1.5 TeX Live documentation style] +% +\RequirePackage{alltt} +\RequirePackage{array} +\RequirePackage{colortbl} +\RequirePackage{comment} +\RequirePackage{float} +\RequirePackage{graphicx} +\RequirePackage{longtable} +\RequirePackage{shortvrb} +\RequirePackage[normalem]{ulem} +\RequirePackage[obeyspaces]{url} +\RequirePackage{xspace} +\RequirePackage{fontspec} + +\newfontinstance\zhfont[BoldFont=Adobe Heiti Std, ItalicFont=Adobe Heiti Std]{Adobe Song Std} +\newcommand{\zh}[1]{{\zhfont #1}} + +\XeTeXlinebreaklocale "zh" +\XeTeXlinebreakskip = 0pt plus 1pt + +\parindent=20pt +% +%\RequirePackage{lmodern} +%\usepackage{textcomp}% including \textbullet +%\usepackage[T1]{fontenc} +%\usepackage[latin1]{inputenc} +% +% for a proper \acro command (even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finition in +% ltugboat -- \DRC overrides without checking) +\RequirePackage{relsize} +\DeclareRobustCommand{\acro}[1]{#1\@} +% +\RequirePackage{fancyvrb} +\DefineVerbatimEnvironment{verbatim}{Verbatim}{fontsize=\normalsize} +\DefineVerbatimEnvironment{fverbatim}{Verbatim}{fontsize=\footnotesize} +\DefineVerbatimEnvironment{sverbatim}{Verbatim}{fontsize=\small} +\DefineVerbatimEnvironment{boxedverbatim} + {Verbatim}{fontsize=\scriptsize,frame=single} +\DefineVerbatimEnvironment{Verbatim}{Verbatim}{fontsize=\normalsize} +\def\verbatiminput#1{\VerbatimInput[fontsize=\scriptsize]{#1}} +\def\boxedverbatiminput#1{\VerbatimInput[frame=single,fontsize=\scriptsize]{#1}} +\def\listinginput#1#2{\VerbatimInput[fontsize=\scriptsize,firstnumber=#1,numbers=left]{#2}} +\MakeShortVerb\| +% +% +% Done with packages. +% +% Page layout. +\advance\textwidth by 1.1in +\advance\oddsidemargin by -.55in +\advance\evensidemargin by -.55in +% +\advance\textheight by 1in +\advance\topmargin by -.5in +\advance\footskip by -.5in +\pagestyle{headings} +% +% LaTeX parameters. +\renewcommand{\topfraction}{0.85} +\renewcommand{\floatpagefraction}{0.86} +\renewcommand{\textfraction}{0.1} +\renewcommand{\belowcaptionskip}{4pt} +\setcounter{tocdepth}{2} +\setcounter{topnumber}{5} +\setcounter{totalnumber}{5} +% +% linebreaking, etc. +\hbadness=4000 +\vbadness=4000 +\emergencystretch=.1\hsize +\relpenalty=500 +% +\def\slash{/\penalty\z@\hskip\z@skip } +% +% various sorts of names +\newcommand*{\pkgname}[1]{\textsf{#1}}% package name +\newcommand*{\optname}[1]{\texttt{#1}}% (package,class) option name +\newcommand*{\cmdname}[1]{\textsf{#1}}% command name +\newcommand*{\colname}[1]{\emph{#1}}% collection name +\newcommand*{\dirname}[1]{\path{#1}}% directory name +\newcommand*{\filename}[1]{\path{#1}}% file name +\newcommand*{\envname}[1]{\texttt{#1}}% environment variable name +\newcommand{\code}[1]{\texttt{#1}} +\newcommand{\file}[1]{\texttt{#1}} +\newcommand{\prog}[1]{\texttt{#1}} +\newcommand{\samp}[1]{`\texttt{#1}'} +\newcommand{\var}[1]{{\sl #1}}% not \textsl, for roman not typewriter slanted. +\newcommand{\ttvar}[1]{\texttt{\var{#1}}} +% +% underlined command input. +\def\Ucom#1{% + \uline{\rule[-.2\baselineskip]{0pt}{.9\baselineskip}\ttfamily #1}} +% +% \CDref is for url's with a #, where we need to write the target url and +% displayed url separately in the input, due to catcode madness. +% (We could simplify/remove this next time, I think.) +\def\CDref#1#2{\texttt{#1}} +% +% \OnCD is currently for any other reference to a file or directory in +% the distribution. PDF readers only open .pdf files, though, so we +% should change this to only use \href for those. Or more likely use +% different macros in the source. +\def\OnCD#1{\href{../../../../#1}{\path{#1}}} +% +% \href incorrectly appends .pdf to anything without an extension; these +% definitions using \hyper@linkurl do not, but they fail for .pdf +% references -- which are the only ones that work anyway. So this is +% useless, in practice. +%\def\CDref#1#2{\hyper@linkurl{#2}{../../../../#1}} +%\def\OnCD#1{\hyper@linkurl{\path{#1}}{../../../../#1}} + +% GUI menu/button/tab sequence: +\def\guiseq#1{\textsf{#1}} +\def\arw{\unskip$\rightarrow$\ignorespaces} +% +% Special names. +\def\dpi{$\,$dpi\xspace} +\def\bs{{\protect\normalfont\ttfamily\char'134}} +\DeclareRobustCommand{\cs}[1]{{\normalfont\ttfamily\char`\\#1}} +\def\Q#1{\par\vskip6pt\leftline{#1}\par} +\def\hyph{-} +% +% many abbreviations. +\newcommand{\CS}{$\mathcal{C}\kern-.1667em\lower.5ex% + \hbox{$\mathcal{S}$}\kern-.075em $} +\def\AFMtoTFM{\cmdname{AFM2TFM}\null} +\def\bv{\emph{Baskerville}} +\let\BV=\bv +\def\Dash{\unskip\nobreak\thinspace---\thinspace\ignorespaces} +\def\dvicopy{\cmdname{dvicopy}} +\def\dvidvi{\cmdname{dvidvi}} +\def\dvips{\cmdname{dvips}} +\def\eTeX{$\varepsilon$-\TeX} +\def\fpTeX{\textrm{fp}\TeX\xspace} +\def\GFtoDVI{\cmdname{GFtoDVI}\null} +\def\GFtoPK{\cmdname{GFtoPK}\null} +\def\GFtype{\cmdname{GFtype}} +\def\KPS{Kpathsea} +\def\La{La} +\def\OMEGA{$\Omega$} +\def\OzMF{OzMF} +\def\OzMP{OzMP} +\def\OzTeX{O\kern-.03em z\kern-.15em\TeX} +\def\p.{p.\,} +\def\PKtype{\cmdname{PKtype}} +\def\PLtoTF{\cmdname{PLtoTF}\null} +\def\ProTeXt{Pro\TeX t} +\def\teTeX{\textrm{te}\TeX\xspace} +\def\TeXLive{\TeX{} Live\xspace} +\def\TFtoPL{\cmdname{TFtoPL}\null} +\def\TK{\textsf{\TeX\ Collection}} +\let\TL=\TeXLive +\def\TypeI{Type~1} +\def\VFtoVP{\cmdname{VFtoVP}\null} +\def\VPtoVF{\cmdname{VPtoVF}\null} +\def\Thanh{H\`an~Th\^e\llap{\raise 0.5ex\hbox{\'{}}}~Th\`anh} +\def\XEmTeX{\textrm{XEm}\TeX\xspace} +\def\XEmacs{\textrm{XEmacs}\xspace} +\def\Webc{Web2C} +\providecommand*{\CD}{\acro{CD}\xspace} +\providecommand*{\CTAN}{\acro{CTAN}\xspace} +\providecommand*{\DVD}{\acro{DVD}\xspace} +\providecommand*{\HTML}{\acro{HTML}\xspace} +\providecommand*{\MacOSX}{Mac\,OS\,X\xspace} +\providecommand*{\PS}{Post\-Script\xspace} +\providecommand*{\TDS}{\acro{TDS}\xspace} +\providecommand*{\dvi}{\acro{DVI}\xspace} +\providecommand*{\web}{\texttt{web}\xspace} + +% Include an image. +% #1 - name of image (pictures/#1.jpg, always .jpg please) +% #2 - bb for html +% #3 - width for TeX +% +\def\tlimage#1#2#3{% + \ifnum \Status=2 % html, want relative path in output + \includegraphics[#2]{../../general/texlive-common/pictures/#1.jpg} + \else % not html, handled by TEXINPUTS in Makefile + \includegraphics[width=#3]{pictures/#1.jpg} + \fi + \\[5mm] +} +% +% description-like environment that uses tt instead of bf, and doesn't +% go to the left margin. Without the \hfil, get an underfull box. +% Don't know why \descriptionlabel doesn't. +% +\newenvironment{ttdescription} + {\begin{list}{label must be supplied}{% + \itemsep=0pt % these lists tend to have short descriptions + \parindent=0pt + \let\makelabel=\ttdescriptionlabel}}% + {\end{list}} +\newcommand*\ttdescriptionlabel[1]{\hspace\labelsep + \normalfont\ttfamily #1\hfil} +% +% Likewise, for commands using sans serif. +\newenvironment{cmddescription} + {\begin{list}{label must be supplied}{% + \itemsep=0pt + \let\makelabel=\cmddescriptionlabel}}% + {\end{list}} +\newcommand*\cmddescriptionlabel[1]{\hspace\labelsep + \normalfont\sffamily #1\hfil} + +\setlength{\parskip}{5pt} + +% General squeezed itemize. +\newenvironment{itemize*}% + {\begin{itemize}% + \setlength{\itemsep}{0pt}% + \setlength{\parskip}{0pt}}% + {\end{itemize}} + +\newsavebox{\wbox} +\newenvironment{warningbox} + {\begin{lrbox}{\wbox} + \begin{minipage}{.95\textwidth}} + {\end{minipage}\end{lrbox}\fbox{\usebox{\wbox}}} +% +% lrbox is used as a representation marking. I changed it to +% lrBox in tne source file, to get closer to logical marking +\newsavebox{\mylrbox} +\newenvironment{lrBox} + {\begin{lrbox}{\mylrbox}} + {\end{lrbox}} + + +% emacs-page output setup +% +\ifx \HCode\UnDef + \providecommand{\Status}{0}% running TeX +\else + \providecommand{\Status}{2}% running TeX4ht +\fi +%\typeout{Status is \Status} +% +\newif\ifSingleColumn +% +% By default, we won't be creating hyperlinks. +\def\href#1#2{#2} +\def\hypertarget#1#2{} +\def\email#1{\href{mailto:#1}{\path{#1}}} % \path comes from url +% +\definecolor{hypercolor}{rgb}{0.5,0.0,0.5} % purplish external links. +% +% +\ifcase\Status + % \Status = 0 + \typeout{TeX Live documentation in DVI format} + \SingleColumntrue + \newenvironment{multicols}[1]{}{} + \or + % \Status = 1 + \typeout{TeX Live documentation in PDF format} + \RequirePackage[breaklinks, + colorlinks,linkcolor=hypercolor,citecolor=hypercolor, + pagecolor=hypercolor,urlcolor=hypercolor, + filecolor=hypercolor, + bookmarksopen, + %pdfstartview={FitBH -320000}, % fails with acrobat7 + hyperindex] + {hyperref} + \SingleColumntrue + \newenvironment{multicols}[1]{}{} + \or + % \Status = 2 + \typeout{TeX Live documentation in HTML format} + \SingleColumntrue + \newenvironment{multicols}[1]{}{} + % read our config file, live4ht.cfg; q.v., for more definitions. + % hyperref load must come after the tex4ht load. + \RequirePackage[live4ht]{tex4ht} + \RequirePackage[tex4ht]{hyperref} \hyperlinkfileprefix{} + % definitions need simplifying for TeX4ht to make relative paths work. + \def\CDref#1#2{\href{../../../../#1}{#2}} + \def\OnCD#1{\href{../../../../#1}{#1}} + \or + % \Status = 3 + \typeout{TeX Live documentation as a Baskerville issue} + \@ifundefined{Fonts}% + {\RequirePackage{ae}}% + {\RequirePackage[T1]{\Fonts}} + \RequirePackage{bvoutln}% outline of baskerville + \SingleColumnfalse + \RequirePackage{multicol} + \or + % \Status = 4 + \typeout{TeX Live documentation as a TUB article} + \@ifundefined{Fonts}% + {\RequirePackage{ae}}% + {\RequirePackage[T1]{\Fonts}} + \SingleColumnfalse + \newenvironment{multicols}[1]{}{} +\fi +% +\ifnum \Status=4 +\else + \RequirePackage{texnames} + \providecommand\TeXXeT{\TeX-{}-% + \kern-.1emX\kern-.125em\lower.5ex\hbox{E}\kern-.1667emT\@} + \def\MP{MetaPost} + \let\mf\MF + \newcommand\ConTeXt{C\kern-.0333emon\-\kern-.0667em\TeX\kern-.0333emt} + \newcommand\MIKTEX{MiK\kern-.025em \TeX}% per www.miktex.org + % from pictex.tex: + \ifx\PiC\undefined \def\PiC{P\kern-.12em\lower.5ex\hbox{I}\kern-.075emC} \fi + \ifx\PiCTeX\undefined \def\PiCTeX{\PiC\kern-.11em\TeX} \fi +\fi +% +% hacking at sections etc., to pay attention to baskerville status +\newcommand{\@condend@multicols}{% + \ifSingleColumn + \else + \def\@tempa{multicols}% + \ifx\@tempa\@currenvir + \end{multicols}% + \fi + \fi +} +\let\Section\section +\renewcommand{\section}{% + \@ifstar + {\Section*}% + {% + \@condend@multicols + \@dblarg\@full@section + }% +} +\def\@full@section[#1]#2{% + \Section[#1]{#2}% + \ifSingleColumn\else\begin{multicols}{2}\fi +} +\let\SubSection\subsection +\renewcommand{\subsection}{% + \@ifstar{\SubSection*}% + {% + \@condend@multicols + \@dblarg\@full@subsection + } +} +\def\@full@subsection[#1]#2{% + \SubSection[#1]{#2}% + \ifSingleColumn\else\begin{multicols}{2}\fi +} + +% calm things down a bit if we're in a multiple-column version +\ifSingleColumn +\else + \def\@listI{\leftmargin\leftmargini + \parsep \z@ + \topsep 2\p@ \@plus 1\p@ \@minus 1\p@ + \itemsep \z@ \@plus .1\p@ + } + \let\@listi\@listI + \@listi + \def\@listii{\leftmargin\leftmarginii + \labelwidth\leftmarginii\advance\labelwidth-\labelsep + \topsep 2\p@ \@plus 1\p@ \@minus 1\p@ + \parsep \z@ + \itemsep \z@ \@plus .1\p@ + } + \def\@listiii{\leftmargin\leftmarginiii + \labelwidth\leftmarginiii\advance\labelwidth-\labelsep + \topsep 1\p@ \@plus 1\p@ \@minus 1\p@ + \parsep \z@ + \partopsep \z@ + \itemsep \topsep + } + \def\@listiv{\leftmargin\leftmarginiv + \labelwidth\leftmarginiv\advance\labelwidth-\labelsep + } + \def\@listv{\leftmargin\leftmarginv + \labelwidth\leftmarginv\advance\labelwidth-\labelsep + } + \def\@listvi{\leftmargin\leftmarginvi + \labelwidth\leftmarginvi\advance\labelwidth-\labelsep + } +\fi +% +% array package stuff +\def\arraybackslash{\let\\=\@arraycr} +\newcolumntype{P}[1]{>{\raggedright\arraybackslash}p{#1}} +% +% shaded rows (using facilities of colortbl) +% +\definecolor{pale}{gray}{.9} +\newcount\colrow +\gdef\RowColor{pale} +\def\SetRowColor{% + \rowcolor{\RowColor}% + \global\advance\colrow by1\relax + \ifodd\colrow + \gdef\RowColor{pale}% + \else + \gdef\RowColor{white}% + \fi +} +% redefine to hack up a reference even though we don't need it... +\renewcommand\@bibitem[1]{\if@filesw \immediate\write\@auxout + {\string\bibcite{#1}{?}}\fi\ignorespaces} +% +% \unknownTeXlive is a dummy texlive entry for the biblio +\newcommand\unknownTeXlive[2][\relax]{\textbf{\textsc{unknown}}% + \global\@all@unknown\expandafter{\the\@all@unknown{#2}}% +} +\newtoks\@all@unknown +\global\@all@unknown{} +\AtEndDocument{\@message@unknowns} +\def\@message@unknowns{\edef\@tempa{\the\@all@unknown}% + \ifx\@tempa\@empty + \else + \def\@tempa{*** TeX live package location of }% + \expandafter\@output@unknowns\the\@all@unknown\@empty + \fi +} +\def\@output@unknowns#1{\edef\@tempb{#1}% + \ifx\@tempb\@empty + \typeout{ unknown}% + \else + \message{\@tempa#1,}% + \def\@tempa{}% + \expandafter\@output@unknowns + \fi +} + + +% Silence font warnings about no bold typewriter in LM. +\def\@font@warning#1{}% + +% Silence hyperref warnings about \kern. +\def\HyPsd@Warning#1{}% + +% Added by jjgod, for Chinese version +\renewcommand\contentsname{\zh{目录}} +\renewcommand\listfigurename{\zh{插图列表}} +\renewcommand\listtablename{\zh{表格列表}} +\renewcommand\refname{\zh{参考文献}} +\renewcommand\indexname{\zh{索引}} +\renewcommand\figurename{\zh{图}} +\renewcommand\tablename{\zh{表}} +\renewcommand\partname{\zh{部分}} +\renewcommand\appendixname{\zh{附录}} +\renewcommand\abstractname{\zh{摘要}} + +\def\MakeUppercase{} + +\endinput diff --git a/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xcp.py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xcp.py new file mode 100644 index 00000000000..a256f846756 --- /dev/null +++ b/Master/texmf-doc/source/chinese/texlive-zh-cn/xcp.py @@ -0,0 +1,150 @@ +# xcp.py: XeTeX Chinese Proprocessor 0.2.2 +# Changelog: +# 0.2.2: prevent unnecessary processing with '@' +# before '{' +# 0.2.1: minor upgrade to fix comment handling + +import codecs, sys + +LINE_END = '\n' +MARK_START = '\\begin{document}' +MARK_END = '\\end{document}' + +VERB_START = '\\begin{verbatim}' +VERB_END = '\\end{verbatim}' + +try: + f = codecs.open(sys.argv[1], encoding='utf-8') +except IOError: + print "file", sys.argv[1], "no exist" + sys.exit() + +start = 0 +stdout = sys.stdout + +def output(x): + stdout.write(x.encode('utf-8')) + +def output_line_end(): + output(LINE_END) + +def isch(x): + # Punct & Radicals + if x >= 0x2e80 and x <= 0x33ff: + return 1 + + # Fullwidth Latin Characters + if x >= 0xff00 and x <= 0xffef: + return 1 + + # CJK Unified Ideographs & + # 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 if x >= 0x4e00 and x <= 0x9fbb: + return 1 + # CJK Compatibility Ideographs + if x >= 0xf900 and x <= 0xfad9: + return 1 + + # 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 + if x >= 0x20000 and x <= 0x2a6d6: + return 1 + + # CJK Compatibility Supplement + if x >= 0x2f8000 and x <= 0x2fa1d: + return 1 + + return 0 + +ch = 0 +b = 0 +lc = 0 +comment = 0 +enable = 1 +level = 0 +verbatim = 0 + +for line in f: + if verbatim == 0 and line.find(MARK_END) != -1: + output_line_end() + start = 0 + + if start > 0: + if line.find(VERB_START) != -1: + verbatim = 1 + + if line.find(VERB_END) != -1: + verbatim = 0 + + # if last \zh{ has not yet been closed + if ch == 1 and (isch(ord(line[0])) == 0 or line[0] == '\n'): + ch = 0 + output('}') + + if isch(lc) and isch(ord(line[0])): + output('%') + + if b == 0: + b = 1 + else: + output_line_end() + + # if line.find('\\XeTeX') != -1: + # output(line[:-1]) + # continue + + if line[0] == LINE_END: + lc = ord(LINE_END) + + line_len = len(line) + for i in range(line_len): + c = line[i] + if c == '%' and lc != ord('\\'): + comment = 1 + + if c == LINE_END: + comment = 0 + break + + n = ord(c) + if comment == 1: + output(c) + lc = n + continue + + if c == '@' and i + 1 < line_len and line[i + 1] == '{': + enable = 0 + level = 0 + continue + + # match parens + if enable == 0 and c == '{': + level += 1 + + if enable == 0 and c == '}': + level -= 1 + + if enable == 0 and level == 0: + enable = 1 + + # output directly without processing + if enable == 0: + output(c) + lc = n + continue + + # chinese starts + if ch == 0 and isch(n) == 1: + output('\\zh{') + ch = 1 + + elif ch == 1 and isch(n) == 0: + output('}') + ch = 0 + lc = n + output(c) + else: + output(line) + + if line.find(MARK_START) != -1: + start = 1 + |